巴童爱唱巴渝曲。巫神夜归巫庙宿。

【注释】:巴渝曲:即《竹枝》,古乐府名。巴童:巴地的童男、童女,泛指巴渝地区的民歌歌手。巫神:指巫山神女,相传为巴渝地方的女神。巫神夜归巫庙宿:意谓巫山的神灵夜晚返回巫山神女居住的神庙。

【赏析】:此诗写巴渝地区人民对神祇的崇拜和热爱。“竹枝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竹枝词是唐宋间流行的一种民间歌曲,多描写男女爱情,而这里所写却是歌颂神女的爱情。“巴童爱唱巴渝曲”,巴渝是今重庆市的别称,巴渝曲即《竹枝》。诗人通过巴渝民歌来表现巴渝的神女形象。“巫神夜归巫庙宿”,巫山神女,即《九歌·湘夫人》中的巫山神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传说她每晚从高耸入云的巫山归来,经过巫峡时,就在这里停留住宿。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神巫的形象,又表现出人们对她的崇敬之情。

首句“竹枝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是说:竹枝这种诗歌体裁,像孙光宪和皇甫松这样的大诗人都曾写过。这一句是全篇的总领,它表明了作者要写的题材——竹枝歌。

次三句“巴童爱唱巴渝曲,巫神夜归巫庙宿”是直接描绘了巴渝民歌的内容。巴渝民歌以情歌为主,其中有许多都是赞美神女的。这些歌谣中反复吟唱着一个主题:就是巫山神女的美丽动人。

最后一句“巫山神女何年老,少陵野草愁如扫”则是在总结全诗。巫山神女虽然美得不可方物,但是她们终究是要衰老死去的,正如杜甫所说的“少陵野草狐鸣悲”。所以,人们对于她们的感情也就只能是一往情深,永远怀念不已了。

此篇与《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样,都是借咏史怀古抒写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之情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