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彦
捣练子:庭静峭,月昏黄。捣练声高夜正长。万绪千丝提不尽。随风和恨过西墙。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在深夜中,庭院显得特别寂静,月亮也显得有些昏暗。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位女子正在努力地捣制着衣服,她的动作伴随着夜的深沉和月光的斑驳。然而,无论她如何努力,似乎都无法完全理清内心的千丝万绪。 诗中的“捣练声高夜正长”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时间上的延绵与情感上的深远。夜深人静时
注释: 排开锦缎的蜡烛,响彻银笙的声音。在桂堂东畔敞开了云屏。月落星稀,骑士嘶鸣四散,绣帏中莲脸的人儿等待相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贵族宴会的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贵族们的豪华和奢靡。 上片开头“排锦烛,响银笙”,以排锦烛和响银笙为画面,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气氛,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华丽的宴会之中,感受到贵族们的豪放和张扬。 接着“桂堂东畔敞云屏”,描绘出了宴会场地的背景
湘水神。 湘水神。 黄陵的歌声和舞蹈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夕阳西下之时,江边的春草绿油油一片,湘水神灵含情地唱着歌,含怨地舞着姿,还带着几分忧郁的神情。 注释: 1.潇湘神:这是一首描写湘水神灵的词。潇湘,指湖南省一带的山水。神,指湘水神灵。 2.以上二调俱相似,实不同:以上两句的意思是说,这首词与上一首词虽然都是描写湘水神灵的,但是它们之间是有所区别的。 3.湘水神:湘水神灵。 4.湘水神
【注释】潇湘神:一种曲调名。刘宾客体:即刘禹锡的《踏莎行》体。以上二调俱相似,实不同,宜细辨之。湘女祠:相传是舜妃娥皇、女英在湘水之滨的庙宇,她们曾以湘竹为箫,吹奏《南风》之曲,使湘水为之回旋。 【赏析】此词写湘女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坚贞情意。“靓”是美丽的意思,“俨”是端庄的意思。湘江之畔,一位湘女伫立凝望。她的美丽端庄,令人想起那“落花啼鸟”的春天景色。然而,春天已经过去,落花飞鸟,都已成为往事
注释: 1. 渔父四时词:渔父的四季词,即渔父的四季诗。 2. 十里平堤古柳中:十里长的平坦堤坝上生长着古老的柳树。 3. 朝朝暮暮有阴浓:每天早晨和晚上都有浓郁的雾气笼罩着。 4. 牵约艇:用绳子拴住小船。约:约束。 5. 趁西东:随着水流的方向向东或向西移动。 6. 随处荷花面面风:处处都是盛开的荷花,被风吹得摇曳生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渔父生活情景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了渔父的生活
荷叶杯是词牌名。温助教廷筠,字彦深,北宋诗人,有《花间集》存世。此词为咏红梅之词。 闻道红梅开遍。郎见。 (听到消息说)梅花已经盛开了。 妾家那得似郎花。嗟摩(jiā)嗟。 (叹息声)我家里哪里比得上你的花朵? 嗟摩嗟。 (叹息声)唉呀! 【注释】 ①闻道:听到消息说,指得知。②开遍:盛开,全盛。③郎:丈夫。④妾:女子自谦之词。⑤哪:疑问代词,怎么。⑥嗟摩:叹词,表示惊讶、感叹的语气。⑦家
【注释】 1. 排蕙户:推开了兰花门。蕙,一种香草;兰,兰花。 2. 启兰扃:打开了兰花的门。 3. 香残雀尾缕烟轻:指兰花的幽香已经消散殆尽。 4. 软金偎软玉:形容女子娇艳妩媚。 5. 锦前程:美好的未来前程。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男女欢会的情景。上片写女主人公挑帘相见,开锁迎宾。下片写两人相会后,彼此情意缠绵。全词语言通俗,形象生动,表现了男欢女爱的生活场景
【注释】 竹枝:一种曲调名。孙光宪、皇甫松:唐代诗人。此体:指词。行:行走。朝云:古乐府《神弦歌》中有“朝云游兮”之句,后人以“朝云”代称美女。西来:从西边来,这里暗指子规(即杜鹃)。相语:相告语。 【赏析】 《竹枝》,相传是巴渝一带少数民族的歌曲。唐教坊所传有《竹枝词》,多写男女爱情及风俗生活,风格轻快活泼;后来文人也仿作填词,如李白的《清平调》,张先的词等,但都不如刘禹锡的写得好
【注释】捣练子:一种古代民歌体裁,通常四句为一段。风峭紧:风吹得像刀割一样锋利。月模糊:月亮看不清楚。 译文: 风如刀割,月光模糊, 织布声高高低低,忙中有序, 我欲寄出芦河书信一封, 边塞的霜不要等染红关榆树。 赏析: 《捣练子》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这首词写边塞戍妇的思夫之情。上片描写了月夜女将的辛勤织布,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下片则写出了边关寒苦的生活环境和戍妇的痛苦心情
【注释】 恼人:令人恼怒。春昼:春天的白天。花好奈风颠:花儿再好,也被风吹得摇摇欲坠。幽襟凄断:心情忧郁到了极点。天摩天:天空连着天空。 【赏析】 这首词是写闺中怨妇的幽怀,上片写其怨愤之情,下片转写其幽怀,以景衬情。全词委婉细腻,婉约清丽。 “正是恼人时候”起句,点明题目“荷叶杯”,即“荷花杯”。荷花在古代诗词中常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象征纯洁的爱情。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