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重阳》 马氏菊尚未尽开见赠十馀枝,己过重阳候,难忘探菊期。赠来簪短鬓,折处惜繁枝。 无酒留陶令,多愁费楚词。花阴堪一阕,绝倒马东篱。 赏析: 《马氏菊尚未尽开见赠十馀枝》是明代诗人彭孙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描绘了诗人身处他乡,感受到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的景象
诗句原文: 萧瑟空斋上,何喧到草堂。 良朋来药石,佳卉代姬姜。 兽炭垆中茗,禽经肘后方。 译文注释: - 萧瑟空斋上:描述了一种空旷寂静的场景,萧瑟意味着凄凉、寂寞的氛围,"空斋"则指无人打扫的简陋住所或庭院。 - 何喧到草堂:询问为何嘈杂声能够传至草堂(一个简朴而宁静的地方)。"何喧"表达了对喧闹环境的疑惑和不满。"草堂"则是诗人自比,象征着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 良朋来药石
【注释】: 栴檀庵(zhēn tān a n )有曲池,紫荆一枝照水,妍丽留题壁间以待僧返。 栴檀(zhen tan)庵:指寺庙庵堂,多用檀香木作建筑材料,故称“栴檀庵”。 曲池:曲折的水池。 滟滟(yàn yàn):波光闪动的样子。 款户(kuǎn hù):推开门扇。 抱琴终日来:抱着琴在庭院里走来走去,弹琴自娱。 空阶(kōng jiē):空寂的台阶。 唯:只。 卧犬:蹲伏的狗。 枯坐烬灰
【注释】 澉行古乐府名。 细草芳郊满,荒城画角哀。 荒废的城郭,凄凉的乐曲。 山姬衒胡粉,盐井曝芦灰。 美丽的女子炫耀自己的化妆品,盐场晒盐。 蚕月河流暖,花时社燕来。 春天的时候,河里的水温变暖了。 阳侯如可问,海市为余开。 如果阳侯(古代传说中的海神)能被询问,那海上的蜃楼就会为我打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一种发泄和讽刺。首二句写景,渲染荒凉景象;次二句写人,表现人物的悲惨命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首五律,全诗八句,第一联“密庵访东明和尚已径山退院庵有小山可远眺池止一掬花药缤纷野僧主之不知对客口占示同游者”,写的是诗人在东明和尚处拜访时所见的景色。第二联“退院木樨老,倦游胡蝶闲”,说的是作者退隐后的心境和生活。第三联“茅堂人外客,树杪海中山”,写的是作者在隐居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山林之美。最后一联“野衲无宾主,相看水石间”是说隐居生活的乐趣。
乱后喜商隐归自白下 其二 秣陵西北望,兵火几家残。 白发高堂暮,青天行路难。 千金弹铗尽,万马渡江寒。 故老知多少,新亭洒泪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乱世中送别挚友归乡的情景。诗中以南京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平安归来的欣慰之情和对乱世的深深忧虑。 “秣陵西北望,兵火几家残”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荒凉景象,西北方向是秣陵城,那里曾经繁华喧嚣,如今却只剩下战争的痕迹
乱后喜商隐归自白下 其一 行役烽烟后,关河雨雪间。 穷途嗟岁晚,多难喜生还。 瘴海龙蛇动,柴门鸟雀闲。 飘零一相慰,惊己改朱颜。 注释: - 行役:指旅途劳顿。 - 烽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点燃烟火,故称烽火。 - 关河:指关塞和江河。 - 岁晚:年老。 - 多难:遭受了很多困难或灾难。 - 瘴海:南方多热带雨林气候的地方,瘴气多。 - 柴门:用木头、草等搭建的门。 - 飘零:形容漂泊不定。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以及诗句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经历及当时的政治环境等进行分析。 “维摩同二士,问疾得依禅。文火春烧药”,这是说维摩诘与两位僧人对话,询问疾病的治疗方法,并从中得到启示而修得了禅心;“文火”是指微火的比喻,表示对佛法的理解,“文火”是比喻用温和的态度来对待事物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然后给出译文,最后给出赏析。 诗的逐句解析: 1. 临流脩禊往 - 在河边举行修禊仪式(一种古代的节日庆典),意味着过去的行为。 2. 有约踏青来 - 约定好春天一起去踏青,即春天出游赏花。 3. 客鬓春将改 - 客人的鬓发随着春天的到来而逐渐变白,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4. 僧寮午未开 - 僧人的住所上午尚未开门,暗示时间尚早。 5. 杏花寒食尽
程大定侯种菊仲林堂前主人游京邸戟门深锁不得一观菊亦不知有亡子开斋头有数十木闻亦佳访程大拉观之意尽而返不复诣徐 好花逢胜友,况此素秋天。 其奈朱门锁,空瞻蓟北烟。 二难骄合并,三雅命谁先。 兴尽应回驾,怀人只楚贤。 【注释】 (1)程大定侯:指程师孟,字大定,宋宗室,以善画著称。 (2)仲林堂前主人:指程大定侯的侄子程颢、程颐兄弟。 (3)戟门:古代宫门两侧立着戟。戟门深锁不得一观:戟门深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