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
鹧鸪天 垂柳风边拂万丝。春光照眼惜花枝。凤城好景谁来赏,忙杀悠悠世上儿。 歌近耳,酒盈卮。十分劝饮欲推辞。人生休听渔家曲,一日风波十二时。 注释:垂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长长的枝条,仿佛有无数条丝线。春天的阳光温暖照在花朵上,让人怜爱。在凤凰古城,美好的景色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欣赏美景,但忙碌的生活让我们无暇顾及。歌声悠扬,美酒盈杯,人们纷纷举杯畅饮,想要一醉方休。然而,人生中有许多困难和挫折
【解析】 1. 本诗是一首咏物言志的抒情之作,诗人借“红楼”之景,抒发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忧国忧民之情。 2.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第二句中“午眠”表明了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心情状态;“风雨”点明天气状况;“卷帘”,则写出了人物的动作,表现出诗人对风雨到来的警觉性及所思所想;“望断碧波烟渚”中的景物描写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思进行归纳分析。此词描写了一位女子夜不成寐的情状。上片写景:夜深时,寒风凛冽吹动着帘外,听到楼上传来笛声一弄,惊醒了她那幽梦,她起身开门去窥看月色。下片抒情:她的情绪如何,月色依旧,如常如画,照得她如玉似雪,但又有谁比得上嫦娥呢?这首词以“霜”为线索,以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层层递进
【注释】 谒金门:原出《尊前集》,调名意指“问君何事”。 春寒薄:春风微寒。 宿酲:酒后的宿醉。 东风吹月落:东风吹拂,明月西沉。 别手临歧曾记握:分别时依依不舍,记得曾经相握手。 【赏析】 《谒金门·春寒薄》是南宋诗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词人借咏别之情来表现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此词上片写离情,下片写别意。全词语言清丽婉约,感情深挚缠绵,是宋词中的佳作。 开头两句“春寒薄。睡起宿酲生恶
诗句解读: 1. “年来懒看,古今文字纸千张。” - 注释:指作者近来对书写的文字(如书籍、文章等)感到厌倦。 2. “酒中悟得天常。” - 注释:在饮酒的过程中领悟到了自然的规律。 3. “闲杀阶前好月,肯照西厢。” - 注释:月光下的好时光被浪费了,因为它不肯照向西厢房。这可能意味着某种情感或期待没有被实现。 4. “任昏昏一醉,石枕藤床。” - 注释:任由自己在醉酒中沉溺
朝中措·赋赠章仲一 衣冠零落暮春花。飘卷满天涯。好把中原麟凤,网来祥瑞皇家。 白云丹嶂,青泉绿树,几换年华。认取随时达节,莫教系定匏瓜。 注释: 1. 衣冠:这里指代的是人的仪表、风度或官服等。零落:衰败、凋零。 2. 神州:这里指中国。 3. 麟凤: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4. 网:捕捉,获取。 5. 丹嶂:红色的山崖。 6. 青泉:清澈的泉水。 7. 几换年华:几年过去。 8.
注释: 白日无停,青山有暮。功名两字将人误。 白天不停歇,青山也有黄昏。功名二字让人迷失方向。 褊怀先著酒浇开,放心又被书收住。 心胸狭隘的人先喝上几杯,放松心情后又被各种书籍占据。 一味闲情,十分幽趣。梦哦芳草池塘句。 只追求一点悠闲的心情,十分享受那份幽雅的趣味。梦中吟诵着《春草池边》的诗句。 东风吹彻满城花,无人曾见春来处。 春风把满城的花朵吹得盛开,却没有人知道春天的到来之处在哪里。
诗句释义: 1. 清平乐 - 这是一种古典诗歌的形式,通常用于表达诗人的感情和对某个场景的描述。 2. 月明风劲 - 描述夜晚月光明亮、风力很大的景象。 3. 花弄窗间影 - 花朵在窗户的影子上摇曳,仿佛在跳动。 4. 玉壶秋水冷 - 形容夜深人静时,秋天的水(可能是井水)变得寒冷。 5. 梧叶乍凋金井 - 梧桐树叶突然凋零,落在井边,形成金黄色的落叶。 6. 世间日月如梭 -
【注释】 点绛唇 · 梨花:词牌名。 立尽黄昏,袜尘不到凌波处。雪香凝树。懒作阳台雨。 一水相县,脉脉难为语。情何许。向人如诉。寂寞临江渚。 【赏析】 这首词是咏物词中描写梨花的名篇。它上片写梨花盛开,下片写落花满阶,情景相生。全词意境清幽,情致婉丽,以白描手法刻画了一株傲雪而开的梨花。作者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梨花具有了人的灵性和个性。 “立尽黄昏,袜尘不到凌波处”,写暮色将至
【注释】 茸茸:草木丛生的样子。漫漫:无边无际。匆匆:急忙,匆忙。佳人:女子。何许:何处。千金:指金钱。沽(guō)酒:买醉。刘郎:指作者自己,以“刘郎”自比。憔悴:形容因失意而瘦损。春归寂寞语:春天回来时,花儿也寂寞不语了。寂寞,指花朵已凋落。恨桃花流水:恨桃花随水漂流而去。流水,指流水无情,把花带走。 【赏析】 《桃花曲》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旅途中的见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