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集之
诗句解析及注释: 1. 莳花兼饭犊,蓬户外,草深深。 - 莳花:种植花卉。 - 兼饭犊:同时喂养小牛。 - 蓬户外:指野外。 - 草深深:形容草地广阔。 2. 只麋鹿为盟,松篁作友,泉石成邻。 - 麋鹿:一种动物,此处比喻忠诚的朋友。 - 松篁:指的是松树和竹林,用作比喻朋友的陪伴。 - 泉石成邻:用泉石作为邻居,形容与自然的亲近。 3. 有朋远来相问好,烟霞风味一儒巾。 - 有朋远来
满庭芳 吴江道中(壬午) 山翠千重,天云一抹,太湖边畔行舟。 征■历历,来往两无休。 总为蜗名蝇利,问谁个、得自夷犹。 都输与,斜阳渔叟,早晚一羊裘。 飕飕。 见两岸,酒旗高挂,野屋人稠。 借三杯消冷,兼润诗喉,因想三吴往事,有多少、名士风流。 停■后,故人不见,烟草满汀洲。 注释: 1. 山翠千重:形容山色苍翠,层层叠叠。 2. 天云一抹:天空中的云彩如画笔一般勾勒出美丽的风景。 3.
燕台春 林君言(壬午) 我有蓬心,君偏蕙质,与君日日论文。 【注释】:蓬心:比喻心胸像蓬草一样。蕙质:比喻品德如同香蕙。 译文:我有如飞蓬一样的胸怀,你的品行如同蕙草。每天与你一起讨论学问。 赏析:此诗是作者对友人林君言的赞美之辞。作者用“蓬心”比喻自己的胸怀像飞蓬一样不羁,但内心却有高远的理想,用“蕙质”形容林君言具有高雅的品格。两人每日一同探讨学术,可见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 2. 莫挽颓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通读全诗并理解诗意,然后把握关键诗句,如“密雪披撕,同云羃匝”,“道上渐稀行旅”“江山好景”等,结合这些词句理解诗歌内容。 (1) 这首诗是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写的一篇记游文章。首句“密雪披撕”写雪大,积雪厚重,把天与地连成一片;次句“同云羃匝”,写天空中云层密布,遮蔽了日月,也遮蔽了诗人的视线,给行人带来很大的困难。“寒江未可通篙”,写雪下得很大
【解析】 此词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题,写天上人间的离愁别恨。上片写七夕之景和人间之情。起二句点明“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之时。流光易渡、彩云易散两句,化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迢迢牵牛星”句意,写银河易渡、彩云易散,暗示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是那样短暂而容易。“留恋”二字,写出了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的留恋之情;“情浓一夕可千年”,则又写出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时的浓情蜜意
醉蓬莱 沈石田雪景(壬午) 看槎枒古树,劲骨撑天,乱遮茅屋。 茅屋低垂,屋里人幽独。 坐对残书,博山鈩冷,渐寒生肌粟。 何处梅花,推窗望眼,江天寂寞。 剩有孤松苍鳞,短发尚费精神,堆青抹绿。 俯仰乾坤,劲草标芳躅、不写渔蓑,酒旗村杏,扫尽三分俗。 一段清严,岁寒心事,端的谁属。 【注释】: - 槎枒:参差不齐。 - 劲骨:坚韧的骨骼。 - 茅屋:简陋的房屋。 - 残书:指书籍破旧。 - 博山鈩
【诗句释义】: - "秋色高寒,见池馆、澹烟空阔。":秋天的景色高远而清冷,我能看到池馆和空旷的澹烟。 - "正闭户摊书,良友飞来云札。":我正在关门看书,忽然看到良友从天而降,送来了书信。 - "寒温不叙,但索我、临池挥抹。":没有寒暄,只是让我去池塘边挥笔书写。 - "道新词可口,寄与知音同阅。":告诉我新写的词句,让我和你一起阅读。 - "渔跃葭汀,蛩吟草砌,都堪题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其意思,最后结合写作背景以及注释,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解答此题时,要抓住重点诗句,逐句分析。“天雨祠堂,天晴塔庙,朝朝抱却残纸”意思是:天降甘霖,祠堂里的祭祀活动又恢复,天晴之后,人们又去拜祭塔庙(指佛寺)。“白粥疏脾”是说喝粥可以养脾。“黄■清肺”,是说用黄梨、枇杷等清润肺部的水果来养生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林君言的文才和性格。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芙蓉七尺钓生铓。 平生拂拭昂藏。 端居砚北对南窗。 高拥缥缃。 千里携琴相访,雄谈时事悲凉。 谁与抵澜狂。 江海汪洋。 惟君笔力巨如杠,挥毫金玉铿锵。 镕金铸古积篇章。 可等身量。 诛佞褒忠品藻,几多铢两低昂。 字字挟风霜。 历久弥光。 注释: - 芙蓉七尺钓生铓:芙蓉指的是莲花,七尺是指身高
汉宫春 赠汪仲昌 作者:辛弃疾 千里飞帆,带皖江风色,远渡钱塘。 正好荷叶帖绿,梅弹悬黄。 端阳初过,吊湘魂、再整馀觞。 捉手臂、临风剪烛,相与闲话西窗。 忆昔君家兄弟,我叨陪立雪,待罪名帮。 霎时城生驼棘,海长田桑。 神情面孔,满人间、改尽炎凉。 十载后、今馀尔我,依然似雪肝肠。 注释: 1. 千里飞帆:形容帆船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航行,如同在千里之外飞行一般。 2. 带皖江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