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翱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九日登沃洲放鹤峰南望天台诸山镜面小蓬岛,入剡脱我骖舍棹来沃洲,下岭见精蓝修眉浮天姥,天台在其南良游爱九日,巾堕发不栉醉浮秋夕英,饥食决明实远寻竺僧迹,俯仰千载陈狂呼许元度,王谢十八人仿佛川谷应,草木皆冥冥便欲即之语,又疑物所冯。闭目游泰初,寥廓以为邻。 注释: 1. 九日禺中登沃洲放鹤峰南望天台诸山:九日即九月九日,禺中指太阳刚升的时候,也就是早晨
五日观潇湘图 五日泣江蓠,骚人沉佩褋。 年深吊古客,满门垂艾叶。 既垂青艾叶,复竞画舟楫。 明时内阁子,供奉进瑶帖。 岂复怀沅湘,历舜愬往牒。 江流物色改,看画泪承睫。 仿佛旧居人,指点失故业。 三户空鸟啼,九疑列如堞。 【注释】 五日:古代称五月为“五日”。 江蓠:指屈原的《招魂》。 骚人:诗人。 沉佩褋(xié):古人丧葬时,把佩玉和绶带放在柩车上。 吊古客:对古迹或历史人物表示哀悼的人。
注释: 寄题山阴徐氏林亭三首 其一 见南亭 青林见危构,南山覆其陲。 林居何为此,所爱烟雾姿。 上有鹧鸪鸟,来从溟海湄。 飞止不他乡,畏与宿愿违。 违此顷刻间,万死莫赎之。 而忧中夜露,辛苦湿毛衣。 毛衣岂愿湿,即湿非所辞。 莓苔与薏苡,含弄寄相思。 赏析: 这首诗是徐渭为山阴徐氏林亭所作,共三首。其中第一首为《见南亭》。诗中通过描绘林亭的自然景色和鹧鸪鸟的生活习性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游子渺天末,晨光东南驰。 - “游子”指的是离家在外的人,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渺天末”表示遥远,意味着诗人身处异地,感到孤独和远隔天涯。 - “晨光东南驰”描绘了日出的方向和速度,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良时不易晤,胡为徒来兹。 - “良时”指的是美好的时光,但“不易晤”表示难得相见
【注释】 九日集葆山寺得载 九日:即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葆山:山名。 贫居懒出门 贫穷的居处,懒得出外。 未到辄复悔 走到半路又回来了。 偶寻秋夕英 偶然寻找秋天的野菊花。 顾见石璀璀 看见山上石头像珍珠一般发亮。 手斸松根苓 用手掘取松树底下的茯苓。 下有坟千载 下面是千年前坟墓。 青山如葆羽 青山就像羽毛一样。 无人禁樵采 没有人禁止砍柴。 狂歌呼曲生 纵情高歌。 悲往兴故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和创作特色的能力。此诗写诗人在山中采药的经历,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追求长生不老的幻想。“五日化为丹”,“七日化为碧”,即五日成丹,七曰成碧,指炼制仙丹的时间。一服一千年,即吃了一服药,可以活一千年。令人生羽翼,即使人长出翅膀,指能乘风而行。 【答案】 ①东邻拔蒲根:诗人在山中见到邻居在拔芦花(蒲)根
翻译: 岭南有毒的花朵,在北潭的石缝中生。洗花潭的水清澈见底,水中的鱼儿全都游动起来。难道没有建溪的芽,用它来泡水就能治病吗?南山下雨来,百毒化为清水。我到河边去招呼老朋友,洗头理发用这清流的水。 注释: 1. 峤南毒草花:指的是岭南地区生长的一种有毒植物花。峤南,即指中国南疆,泛指岭南地区。毒草花,是指生长在岭南地区的有毒植物的花。 2. 离离:形容花朵繁多、繁盛的样子。 3. 北潭址
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 九日前,子善来访,我们一同在山中聚会。 朝寻寒露枝,莫摘不盈把。 早晨寻找寒冷露水滋润的枝条,不要采摘只可握在手中的小枝丫。 风吹西南云,幽情谁与写。 微风轻拂着西南方向的天空,我内心的幽思无人能够理解。 有客来缙州,遗我古盏斝。 有位朋友来到缙州,送给我一盏古老的酒器。 中有鸳鸯文,色如铜雀瓦。 酒器中刻有双鸳鸯图案,颜色如同铜雀宫的瓦片。 浮以郁金蕤,苍藓藉其下。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 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注释: - 大雷山下鄞江口,石湿落星海涵斗。这句诗的意思是在一个大雷山脚下的鄞江口,石头因为湿润而落下像星星一样闪烁,海水也像斗一样深。 - 莓苔琐窗居鬼神,散发天衣夜行酒。这句诗的意思是用莓苔装饰的窗户里居住着鬼神,人们穿着天衣在夜晚饮酒。 - 百年绮语堕凡尘,刘公不还谢公走。这句诗的意思是百年来华丽的言辞已经堕落到凡尘中,刘公不能归来
杂言送郑主簿炎之官昌化 秋风卷起细雨,清晨的旗帜在烟雾中飘扬。我时常在县衙里眺望着天目山。 译文:秋天的早晨,细雨纷飞,秋风吹拂着旗幡,旗帜在雾气中飘动;我站在衙署的窗前,凝望着远方的天目山,仿佛看到了它那苍翠欲滴的美丽景色,心中充满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赏析: 1、“秋旗卷雨晓案烟”: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景象,旗杆上挂着的风铃随着秋风轻轻摇曳,旗面迎风招展,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