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望江南·咏萤》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描写了萤火虫的轻盈、美丽,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逐句解释: 1. 朱阑暮,点点动春星。 - “朱阑”指的是红色的栏杆,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环境。 - “点点”形容萤火虫闪烁的光芒如同星星一样,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 “春星”即春天的星星,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2. 来近灯前常黯淡,去时花下忒分明
诗句释义: 1. 长水塘边雨,春来涨碧流。 描述了一个景象,即在长水塘边的雨水中,随着春天的到来,水位上涨,水面变得碧绿。 2. 沈郎八咏更成楼。 这句话中的“沈郎”可能是一个名字,而“八咏”则可能指的是某本书的标题或内容。这里的“更成楼”可能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或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3. 记得西陵桥下、一扁舟。 这句话回忆了过去的一个场景,即在西陵桥下乘坐过的一叶扁舟。 4.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房中女主人公的闲情逸致的小词。上片写室内之景,下片写闺情之态。全词以“钗头玉”开宗明义,点题。“常自伴香云”二句是说女子头上插着一枝玉钗,它常常陪伴着她的香气而飘浮在香云缭绕之中。(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低头微笑,将手中的花设向案上,拣了一朵较大的,向纸儿上掐了个花样。”)“灯晕奄奄成小睡”三句是说室内昏暗的灯光下,女子正昏昏欲睡,但醒来时
南柯子 窗外芭蕉 入雨朱弦咽,临风碧簟垂。 镇长相守绿窗时,忆得婵娟,和袖卷金泥。 小院苔移袜,空帘月印眉。 晚妆偷泪滴罗衣,几幅长笺,何处写相思。 译文: 南柯子 窗外芭蕉 下雨了,琴弦被雨水打湿,声音变得沙哑。 风吹过,席子像绿色的窗户一样垂下。 总是守在绿窗前,回忆起美丽的女子,她穿着华丽的衣服。 小院子里的草已经长出很长的根,可以卷起鞋上的尘土。 赏析:
南柯子 冬晓 霜痕随碧甃,素绠断银瓶。 香销翠被五更清,惯是独眠人起,见壶冰。 乱云拈指冻,暖笔画眉轻。 菱花寒浸远山青,记得当年携手,近窗棂。 注释:南柯子:词牌名,即《南歌子》。 霜痕:指水壶上的冰霜痕迹。 碧甃(zhòu):青白色的瓷砖或砖砌的水池。 素绠(guàn):竹制的长筒形汲水工具,这里指用来汲水的竹筒。 五更清:五更时分,天还没亮。 拈指:用手指轻轻一捻。 暖笔:用温暖的手指写字
寓山 不觉风亭暮,相从为胜游。 楼分秦望月,溪引若耶流。 霜甲披松子,兰根到石头。 直看用幽意,早晚在沧州。 译文: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我们一起来到这里游玩,享受这份宁静美好。 这座楼阁仿佛将天空中的月亮分割成两半,溪水则引领着若耶溪的流水。 霜打在松果上就像穿上了盔甲,兰花生长在石头旁显得格外娇嫩。 我直直地看着这幽静的景致,希望它能一直陪伴着我,直到我在沧州定居。 注释: 1.
诗句解读与译文 谁教春去也?人间恨,何处问斜阳?见花褪残红,莺捎浓绿,思量往事,尘海茫茫。 - 注释: 是谁让春天离我们而去?在人世中充满了遗憾和怨恨, 向斜阳寻求慰藉,却发现哪里能找到安慰。看到凋谢的花朵和浓密的绿叶,回想过去的岁月,世界显得如此广阔而迷茫。 - 译文: 是谁让人间失去了春光,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怨恨,向斜阳寻找安慰,却找不到答案。只见残败的花落了花瓣
诗句如下: 满眼落花红,双燕多情语汉宫。 一代风流千古恨,匆匆。 尽在新蒲细柳中。 译文: 满眼都是飘落的花瓣,红艳如火,双燕在汉宫中呢喃,流露出无尽的柔情。一代风流人物留下的是千古的遗憾,时光匆匆流逝,一切尽在那新发的蒲柳之中。 注释: - 落花红:指春天盛开的花朵凋零后的颜色。 - 双燕多情语汉宫:燕子在汉宫中呢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一代风流千古恨
【注释】 垂阳:夕阳。薇:野菜名。金雀:指女子的首饰,即金钗。玉颜:形容美丽的容颜。学时:学习的时候。 【赏析】 这首小词是作者借咏柳抒怀,以柳喻人,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之情。全词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自然,情致缠绵悱恻,婉约含蓄。 首句“垂”字点明时间、地点及天气,为下文作铺垫,“看”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在花前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然而,她的心情却因为东风的到来而变得郁闷起来
小重山 · 写怀 上苑苔侵临砌花。杏梁新燕子、属谁家。晓风吹破碧窗纱。丁香结,憔悴过韶华。 有梦寄天涯。海棠开遍了、朋痕斜。三春清泪落鸣笳。愁如海,不著踏青鞋。 注释: 1. 上苑:古代帝王的园林,这里指女子所居之地。 2. 苔侵:苔藓覆盖,形容庭院中的草木生长繁茂。 3. 杏梁新燕子:指春天里燕子筑巢于新修的屋檐上,常在古诗词中象征春天的到来。 4. 晓风:初生的风,也比喻清晨的和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