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诗句释义: 1. 素手深知花重,罗帏更耐香寒:描述的是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坚强绽放。"素手"比喻人的细腻情感与感知;"知花重"说明人能深刻感受到梅花的脆弱和坚强。"罗帏"是精美的帘幕,"更耐香寒"则表达了这帘幕不仅华丽而且能够承受严寒。 2. 玉笙吹彻暮凭栏,消得春风一半:这里使用"玉笙"来象征音乐或香气,可能是夜晚梅花的香味或者风中的花香。“吹彻”暗示这些香气或声音穿透了整个空间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首句“冬尽” “冬尽”指的是冬季结束,这里指时间的流逝或季节的转换。这句诗表达了时间推移,季节变换的自然现象。 - 第二句“手冷金针,爱与黄昏近” “手冷金针”可能是指冬天的手感觉冰冷如同用金针一样,而“黄昏近”则暗示了傍晚时分的到来或是日落时分的宁静。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对温暖和安宁的需求,以及期待在寒冷中寻找温暖的感觉。 - 第三句“合欢□□深,匼匝红池紧”
诗句 月中行 采莲 新丝轻染石榴红,虹挂小窗东。 淡烟深柳晚来风,结伴采芙蓉。 毂纹细浪牵花桨,双鹭下、绿水摇空。 藕花裙湿鬓云松,人在落霞中。 译文 月夜下,我独自一人在池塘边采莲。 新丝轻轻染上石榴般的红色,彩虹挂在东面的窗户上。 淡淡的烟雾缭绕在深深的柳树旁,晚风吹来,荷花簇拥着采莲。 车轮上的细浪轻轻拉扯着花船的桨,两只白鹭落在清澈的水面上,摇曳不定。 荷花裙被雨水打湿了
少年游·代女郎送客 作者:苏轼 残霞微抹带青山,舟近小溪湾。 两岸芦干,一天雁小,分手觉新寒。 今宵霜月照灯阑,人是暮愁难。 半枕行云,送君归去,好梦忆江南。 注释: - 残霞微抹带青山:指晚霞映红了山峦。 - 舟近小溪湾:小船靠近小溪的弯曲处。 - 两岸芦干,一天雁小:描述两岸的芦苇和远处飞翔的大雁。 - 分手觉新寒:离别时感到寒冷。 - 今宵霜月照灯阑:今夜的月亮如霜一般明亮
醉花阴 重阳 绛纱爱把黄金缕,鬓影清香袖。一晌又重阳,满目云山,不待人归后。江天落雁垂垂久,好景知依旧。不是怨黄花,只为离人,误得黄花瘦。 赏析: 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婚后之作。词中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写秋凉情景。“薄雾”弥漫天际,“浓云”布满心头,“瑞脑”在“金兽”中香消殆尽
秀靥宜春面,碧云罩轻纱。 好风透凌乱,素影承纨扇。 犹记得月中见,小语风情温软。 玉枕凉半分,绛河浅,怎禁得鹊桥断。 注释: - 秀靥(yè): 指美丽的容颜。 - 宜春面: 形容女子的面容像春天般美好。 - 碧云: 形容女子的眉毛如同覆盖着轻薄的云雾。 - 好风透凌乱: 形容微风拂过,让人感觉舒适而愉悦。 - 近阑干、素影承纨扇: 靠近栏杆,她的身影映在洁白的纨扇上。 - 犹记得月中见: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女子的口吻,描写了一位闺中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全诗通过细腻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缓约双纹,绣被私寻,独见香鞋。 译文:缓缓解开双条细纹,独自在绣被中寻找,只看到一双香气四溢的鞋子。 注释:缓约双纹,形容丝线柔软而细致。私寻,指偷偷地寻找。香鞋,指散发着香味的鞋子
少年游 楼高望绝楚云重,春水漫流红。 鹧鸪声暖,海棠深处,浓绿锁眉峰。 王孙宝马随南陌,年少惯相逢。 怎是轻佻,惹人牵系,更错怨东风。 注释: 1. 楼高望绝楚云重:形容楼上视野开阔,可以远远地看到远方的楚地(楚国)和厚重的云层。楚云重,意指天空中浓厚、厚重的云层。 2. 春水漫流红:春天的江水泛着红色,可能是因为水中的花朵或植物的颜色。 3. 鹧鸪声暖:鹧鸪鸟的叫声温暖而悠扬。 4.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绿窗烟黛销眉梢,落日近横桥。 - 注释:绿色的窗户被淡淡的烟雾笼罩,就像眉毛被轻轻扫去,消散于窗外的暮色中。 - 译文:透过绿色窗户,烟雾似乎在轻轻扫过,使得原本的眉毛也变得朦胧不清。 2. 玉笛才闻,碧霞初断,赢得水沉消。 - 注释:刚吹响玉笛,碧云就如被切断的霞光般消散,使得水沉香也渐渐消失。 - 译文:刚刚吹响玉笛,那如碧云般的霞光就被打断,水沉香也因此逐渐散去
甘草子·秋 秋天的傍晚。 卷起窗纱,人影与金色的晚波相映。 微风轻轻吹过,窗帘频宽,桂花飘落香气四溢。 天上清辉灿烂,霓裳羽衣舞姿遍,羡慕那双影,如月华初上。 琥珀色的发簪闪烁着露珠,轻轻按下玉鬓,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