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庆春宫·环堵三间》。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至能,一字平甫,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迈奔放著称,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诗句: - 环堵三间,东西相向,读书静坐都适。 - 邺架图书,欧斋钟鼎,米船书画环集。 - 兴阑神倦,又清对、蒲团即栗。 - 古今逆旅,天地蘧庐,有斯安宅。 -
【诗句释义】: 1. 杨柳楼台,绣床香梦莺催醒。 杨柳楼台:指杨柳茂盛的楼台。 绣床香梦:指女子在绣床上做着香气四溢的春梦。 莺催醒:黄莺儿叫醒了她。 2. 绮窗闲凭。人与花容称。 绮窗:美丽的窗户。 闲凭:闲暇时依靠。 人与花容称:人的美丽容颜与花朵的容貌相匹配。 3. 乍脱鹴裘,尚怯春衫冷。 鹴裘:指毛皮制成的冬衣。 寒:寒冷。 4. 东风紧,嫩寒犹劲。 东风
烛影摇红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 乞巧才过,又看霜月匆匆度。 乞巧节刚刚过去,又看到霜月匆匆地飞来。 烛奴灯婢早安排,专等斜阳暮。 烛奴和灯婢们早已经安排好了,专门等着夕阳西下。 净扫梧桐院宇。 把梧桐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谢天公、收回阵雨。 感谢老天爷收回了阵雨。 小儿伶俐,先把年华,闲中偷数。 小孩子们机灵伶俐,趁着闲暇时间偷偷地数算着年华。 香雾缤纷,夜阑摇曳芙蓉炬。
【译文】 我记念旧游之地,微波荡漾的小小榭,是当年柳宗元种下的五棵柳树,如今已经长成茂盛的花园。 我在小筑中临流而居,那里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也有香气四溢的桂子树。 可是自从朝廷下令仓卒征调,我的松菊之园顿觉荒凉。 想到曾经寄身于砚楼之上,回到云洞古庙,一切都已付与沧桑。 金阊。 再回首,只见到蔓草荒烟,破瓦颓墙。 我被奸贼杀害后,鲜血埋在何处?可怜那些忠诚的黄门侍从,全都变成了磷火。
诗句解释与翻译: 1. 推倒一世豪杰,开拓万古心胸 - 这句诗表达了对某人超越常人、具有非凡胸襟和胆识的赞美。"推倒"指的是推翻了传统或旧有的束缚,而“开拓”则是开辟新的领域或视野。 译文: 他超越了世间所有的英雄豪杰;他的胸怀广阔,能开创新天地。 注释: “豪杰”是泛指有杰出才能或成就的人。“心胸”在这里指的是宽广的胸怀和远见。 2. 陈同甫一流人物,如是如是 -
【解析】 此诗为江苏臬署联,是清代诗人郑燮在任江苏巡抚时写的一副对联。 “听讼吾犹人”一句,意思是说,自己处理案件与老百姓一样,没有特殊之处。“纵到此平反”一句,意思是说,即使能够使百姓得到公平的待遇,但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已苦下情迟上达”,意思是说,已经很不幸了,百姓们的诉求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能处理好一些案件,但是因为错过了时机,不能让百姓们得到应有的待遇。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关键词语的赏析以及写作手法的把握。 第一句:“何处白云归”,此句是写自己与友人在留园中赏云。诗人用“何处”二字,将“白云归”写得空灵缥缈,仿佛白云随风飘荡不定,不知飘向何方。“有乡里古招提,出西郊不半里而至”,此处写留园的景致。“古招提”指招提寺,即佛寺。诗人以“有”字点明留园的所在,并以“乡里”二字写出了它的古朴。“出西郊不半里而至”,说明作者对留园十分熟悉
【注释】 络纬(luò wěi):蟋蟀。 画楼:指精美的楼房,也指高楼中的女客。 月满空庭:满月当空的庭院。 灯光隔:隔着灯光,即在灯光的遮掩下听蟋蟀叫声。 蛎窗:用蚌壳作成的窗户。 人斗金笼蟋:人与金笼蟋相互斗着玩蟋蟀。人斗:人与蟋蟀比赛。 【赏析】 《点绛唇·丁酉秋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秋意,通过写蟋蟀声、凉意,渲染了秋天的气息;下片写中秋赏景和观灯听蟋蟀之盛
【注释】 “昼漏迟迟”:白天的漏壶滴答声久久地响个不停。 “洞房冰簟”:新房里放着凉席,室内很凉爽。 “消了眉边翠”:眉间(指女子的眉毛)上的妆已化去。 “素罗偷试”:偷偷地试穿白色的罗衣。 “古剌瓶中水”:古剌瓶是古代的一种瓶子,此处代指酒。 【赏析】 《点绛唇》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名。这首词描写一个少妇独守空闺、思念情郎的情景。上片写她起床梳妆,下片写她独坐无聊
【解析】 此诗为祝寿之作,是一首典型的对联。“玉堂客”即沈秉成,“贺”“以”“为”“且”四字,一气呵成,语气连贯;“歌鹤南飞”指代《后赤壁赋》中的“白鹤羽毛颜色,尽苍然如醉”,此处指代自己作的寿联。“茱萸未老”出自杜牧诗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好补重九日清游”出自辛弃疾诗句:“莫唱黄鸡沽美酒。”据此可作答。 【答案】 ①“以玉堂客”:以你我都是做官的人的身份相称。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