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卓
春兴 尘世光阴徒草草,林居风物亦菲菲。 花间雨湿身常惯,竹里月明人乍稀。 迟日暖薰幽涧草,春云新长北山薇。 沧江白鸟知人意,恋恋沙桡故不飞。 注释: 1. 尘世光阴徒草草:尘世的光阴就像匆匆忙忙的小草一样,没有停留的时间。 2. 林居风物亦菲菲:居住在树林里的风物也显得特别美丽。 3. 花间雨湿身常惯:在花丛中,雨水打湿了我,这已经成为我的习惯。 4. 竹里月明人乍稀:在竹林里,明亮的月光下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即对诗句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 第一句中的“隘地关门拥”写居庸关的形势险要。居庸关地处北京西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诗人用“拥”字形容山势陡峭,把居庸关的地势描绘得惟妙惟肖。第二句中“山楼鼓角传”“山楼”指的是居庸关上的敌楼;“鼓角传”指敌楼里传来的战鼓声、号角声。这句诗通过写山上敌楼传来的声音,生动地写出了居庸关形势险峻的特点。第三句中“长风吹不歇
注释: 1. 野老山云去复归,沧江心事与依微。 野老(指隐士)的心境随着山间云雾的消散而变得飘忽不定,他的心事也如同江水一样难以捉摸。 2. 高天院落风花乱,迟日楼台燕雀飞。 高远的天空下,庭院中的花儿随风飘散,太阳落山时,楼宇上的燕子和麻雀嬉戏飞翔。 3. 病里岂知人事改,忧来翻念宦情违。 在疾病之中,哪能知道世间的变化?忧愁袭来之时,反而怀念起官场的烦恼。 4. 春光日日催行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司骥在席上对菊花的咏叹。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锦席秋轩流客觞,阶除迟菊恋年芳。 - “锦席秋轩”形容宴会上的华丽装饰,“秋轩”则是秋天的凉亭或宴席。这里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宴席场景。 - “流客觞”表示宾客们在饮酒作乐。 - “阶除迟菊”指的是庭院中的菊花,“迟菊”意味着菊花开放的时间较晚。 - “恋年芳”表达了对这盛开的菊花的喜爱之情。 翠条苒苒初经雨,青蕊娟娟欲候霜。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及语言的表达。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第一句,昔别柳条绿,昔日别离时柳树是葱绿的,此时已是霜叶飘落了。“昔”、“今”点出时间变化。“柳条”,柳树。“绿”,形容柳树茂盛,生机盎然的样子。诗人用“昔”“今”来表示时间的推移,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如今霜叶翻,如今霜叶已凋零。“翻”,指凋零。这句写秋景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首诗是一首乐府民歌,全诗写采莲女荡舟采莲的欢快情景:一问一答,轻松自然;“盈盈水中路”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采莲姑娘们轻装素裹、娇美动人的情态;“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以动态描写来刻画静态画面,将荷叶、水花、露珠等自然景物融入其中,富有情趣。 【答案】 译文: 采莲又采莲,在清澈的荷塘中行走。 鸳鸯戏水时,偶尔碰到荷叶上,扑打着翅膀飞起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及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分析诗歌的内容特点、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手法等。 本题要求赏析这首诗的艺术效果。“怀京友”即怀念在京的朋友,诗的开头两句是诗人回忆与朋友在阆苑(即阆州)的十年同会,如今自己一人独居沧江(长江)。这两句中“十年”“千里”“独栖”三词,都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第三联写景
【注释】: 1. 画角传春春意喧:画角声中传来春天的消息,使人们心情欢畅。喧:热闹喧嚣。 2. 菜盘争巧出高门:菜盘里的各种菜肴都做得精巧漂亮,争奇斗艳地出现在豪门贵族的门前。 3. 无多冻雪留城堞(dié):没有多少积雪留在城墙的垛口上。 4. 东风下禁垣:春风拂过宫墙,御苑里的花木也随风摇曳。 5. 江阁潇疏鸿雁杳(yǎo):江边小楼上,鸿雁排成人字形飞去,杳无踪迹。 6. 野塘历乱鹭鸥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所用手法。“春日病怀”是全诗的标题,点出了写作目的和主题。首联写景,描写春天里细雨纷飞,庭院里的草木青青,过客很少。颔联写景,烟波浩荡横在荒野之上。颈联写景,夕阳西沉之时,鸟儿依傍着山边。尾联写景,繁星满天,树影婆娑
过清远峡 粤江啼尽鹧鸪声,世路偏伤客子情。 野水带潮归别浦,峡云含雨过高城。 当时田畯休相避,对面沙鸥莫浪惊。 北望亲庭飞鸟尽,溪鳞渚笋正堪烹。 注释: 1.粤江:指珠江。啼尽鹧鸪声:形容哀怨的歌声在江边久久回荡,直至鹧鸪声尽。 2.世路:人世间的道路。偏伤客子情:诗人感叹自己漂泊在外,身世飘零,内心充满了伤感。 3.野水:指江河中不经人工开掘的水流。 4.别浦:分别的地方。 5.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