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式
《虞美人》 眉上雅黄钗上凤。压得春愁重。竹梢清露滴阑干。中有湘娥、幽泪不曾弹。 莺慵蝶倦都无赖。薄恨屏风外。博山炉子篆香熏。不信炉烟、散后作行云。 注释: 1. 眉毛上画着淡淡的黄色,头上戴着凤凰形的发饰,这身打扮显得十分华丽。 2. 压得春愁重:春天的忧愁被这华美的装束给压得很重了。 3. 竹梢清露滴阑干:清晨的露水从竹子的顶端滴落到栏杆上。 4. 湘娥:指屈原的妹妹,这里代指女子。 5.
【注释】: 伏雨初收阑槛润,葛衫蕉扇新凉。一年休负好时光。诗教蛮婢读,酒对马军尝。 他日谁修舆地志,岭南即是吾乡。异名掇拾补群芳。龙牙和粥碗,莺爪压钗梁。 【赏析】: 这是一首咏岭南的词作。 上片写岭南的天气,“伏雨初收”三句,是说在岭南地区,夏天的伏雨刚刚结束,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人们身着葛衣,手持蕉扇,感受到一丝丝的凉意,真是一种难得的惬意。“一年休负好时光”,意思是说,岭南的天时地利
浪淘沙 半卷水晶帘。漏静香添。薄寒已是换吴绵。镜里修眉天上月,比似纤纤。 闲检道书签。懒卸花钿。娇羞却趁翠帷前。坐又不成眠又起,良夜厌厌。 注释: 1. 半卷水晶帘:指将窗户打开,让月光洒进屋内。 2. 漏静香添:指夜深了,香炉中的香已经燃尽,香气更加浓郁。 3. 薄寒已是换吴绵:指外面的天气已经很冷了,换上了南方的丝绵衣物御寒。 4. 镜里修眉天上月:形容女子的眉毛如同天上的月亮一样美丽。 5
十三年事,似波流电激、不堪重揽。几度京华联客袂,几度江乡清宴。虎观谈经,麟台奏赋,之子潇湘彦。枯桑海水,近来添入诗卷。 译文:这已经是第十三年了,时间如同流水一般匆匆流逝,我无法再次承担起这些重大的责任。在京城的时候,曾经与许多文人墨客一起饮酒作诗,那时的生活多么令人怀念啊!我曾经在太学学习经史,也曾在翰林院撰写文章,那时的我也像现在的你一样年轻有为。 呼酒重话离情,檐花糁席,细雨孤鸿远
【注释】 1.天末:指天之尽头,指京城长安。春将老:春天即将过去。 2.过清明:过了清明节。 3.海棠开罢:过了海棠花盛开的季节。 4.柳绵:柳絮。 5.几子:年数。规:古代的一种漏刻,也指时辰。 6.枨触:触动。离人怀抱:指思念家乡的人。 7.黏天芳草:粘在天空上的草地。 8.绿到平芜将尽处:草地一直延伸到平地,草木已长得很茂盛。平芜:平坦的田野。 9.又斜阳、云外青山绕:又看见夕阳下
南歌子 · 咏蝶 着雨花如绣,寻芳尔最忙。夕阳影里自成双。却醒是谁、春梦绕回廊。 曾向仙山住,休夸绮阁妆。阿侬春倦懒癫狂。且对兰蕤、消受一丝香。 注释: 1. 着雨花:指雨后落花。绣:比喻美丽如画。 2. 寻芳:寻找美好的景致或事物。尔:你。 3. 夕阳影里:在夕阳的余晖中。自成双:自己形成一对。 4. 却醒:忽然清醒过来。是谁:是谁让谁醒了?春梦:春天的梦境。 5. 仙山:神仙居住的地方
少年行 清露映照雪,纤腰贴地,东日照名姝。教剥瓜犀,戏堆腊凤,情态半憨疏。 还相问,近来消息,怀得汉书无。如此壶天,尽留人住,我欲再乘桴。 注释: ①清露:清新的露水。映照:照射。雪:指雪花。②纤腰:纤细的腰身。③东日:朝阳。④教:教导。⑤壶天:壶中的天。壶,这里指壶中天地。⑥乘桴(fú):指渡口、船坞。桴,筏子。⑦“怀得”句:意思是你怀里有《汉书》没有?《汉书》,即《后汉书》
【译文】 杜鹃在啼叫,苦苦地催促春天离去,春城依旧如画。年年芳草横门前路,换却了王孙的骢马。春思乍起,絮乱丝繁,又过了寒食节。残阳欲下,好飞盖西园,玉觞满引,秉烛共游夜。 琼楼迥远,孤负锦帕缄词,铜仙铅泪休泻。落红可及庭阴绿,付与流莺清话。歌舞罢,便熨体春衫,今日从弃舍。雕鞍暂卸。纵行遍天涯,梦魂惯处,犹恋旧亭榭。 【赏析】 《迈陂塘·惜春》是南宋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以咏叹的口吻写春天即将过去
【注释】 卐字栏杆:即“卐”字形状的栏杆。 银字筝弦:用银色装饰的筝弦。 十三行:指唐朝时在长安城西的集市。 莫愁织绮:莫愁女能织出精美的丝织品。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上片描写女子弹奏琵琶,下片写其琵琶声韵之美。全词通过咏物寄情,借咏琵琶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才华与美貌的欣赏之情。 上片描写女子弹奏琵琶。开头三句,写女子刚刚靠上“卐字”形状的栏杆
沁园春·檃括楚辞山鬼篇意以招隐士 若有人兮,在彼山阿,澹然忘归。想云端独立,披萝带荔,松阴含涕,乘豹从狸。且挽灵修,长怀公子,薄暮飘风偃桂旗。难行路,向石茸扪葛,山秀搴芝。 最怜雨晦风凄。更猿狖宵鸣声正悲。怅幽篁久处,天高难问,芳蘅空折,岁晏谁贻。子或慕予,君宁思我,欲问山人转自疑。归来好,有华堂广宴,慰尔离思。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 檃括:即“集”字。这里指搜集、整理屈原的作品。 若有人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