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式
诗词原文: 壁满花秾世已更。读碑犹记擘笺名。 屋梁月落怀人梦,易水霜寒变徵声。 家国恨,古今情。镜中白发可怜生。 君知六代悤悤否,今夕沙边有雁惊。 赏析: 这首词是清代文廷式所作。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号云阁,一作芸阁,又号芗德、罗霄山人,晚号纯常子。江西萍乡人,生于广东。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他博学,以玄儒称
【注释】 岭表:指五岭以南地区。招郎:指《阳关曲·送人》中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岭南作客期间所写,词题一作《临江仙》,词中描绘了岭南的春天景色。全词意境清丽,风格清新。 上阕开头四句,先写自己在广州舟中所见春景。首句“岭表”点明地点,次句“寻春”说明目的。“木棉”二句写岭南春天特有的景物
【注释】 落花飞絮,纷纷飘落的花瓣和柳絮;茫茫,迷茫。 古来多少愁人意:自古以来有多少忧愁的人啊! 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飘动在窗缝中的游丝,和树上摇曳的惊风一样,悄悄地改变着人间的世界。 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一场梦醒来后,起来看明镜,发现已满头白发了。 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平生志:美酒如葡萄般醇厚甘甜,宝剑如芙蓉般锋利无比,但这些都无法与自己平生所追求的壮志相称。
长亭怨慢和素君韵寄远听黯黯、长安夜雨。那是侬家,放教归去。檠短窗虚,梦魂仿佛到江浦。愁生无定,应是有、生愁处。寄远织琼花,浑不省、凉蟾天宇。 凝伫。祇兰红波碧,依约谢娘眉妩。文园病也,更堪触、伤春情绪。便月痕、不上菱花,尽难忘、衣新人故。但乞取天怜,他日剪灯深语。 释义: 听那阴沉沉的长安夜雨声。那是我自己的家啊,就让我回去吧。灯芯短,窗户虚,梦里仿佛来到了江边。忧愁没有固定的地方
【注释】: 1.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入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2. 一片闲愁无处著:指心中忧愁无法排解,无处安放。闲愁:无聊的忧愁。著:附着、存在。无端:无缘无故。 3. 空里游丝:空中飘荡着的蛛丝。 4. 吹断阑干天一角:风把栏杆吹得折断,只有天边的一角还留在空中。 5. 王母桃花开又落:王母娘娘的桃花开了又落了。 6.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妆台长记别离时。小横枝。几度疑桃辨杏、眼迷离。 - 诗意解读:在化妆台旁,经常回想起离别的时刻。看着小小的花枝,几次怀疑它是桃还是杏,眼睛因此而迷失方向。 - 关键词汇:妆台(梳妆用的桌子)、别离时(分别的时候)、桃花(春天常见的花朵)、杏花(同样是春天的花朵) -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尤其是与爱人分别的时刻,以及对这些回忆中的美好时刻的感慨。 2.
鹧鸪天 着意寻春春已阑。东风一夕转轻寒。玉骢踏遍长安陌,为恋残红小驻鞍。 黄鹄举,白鸥闲,须从尘外看青山。花冠不萎天香馥,坐弄裨瀛只一丸。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阴半晴》、《半死生》。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着意:故意地。 阑:尽也,完了。 轻寒:微寒。 玉骢:白色的马。骢是一种良马,这里指良马。 长安陌:长安的大街小巷。 残红:落花。 驻鞍
注释: 1.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春水”、“秋蕊香”。 2. 题朱艾卿洗马同年小像:在一幅画像上题字。 3. 玉树:指美男子。 4. 省可:难道。 5. 画堂端笏奉安舆:端着笏板侍候皇上车驾。端笏,古礼,手持象牙笏板。奉安,供奉,侍奉。 6. 张梨、周枣:唐代诗人张说和周孟景之的并称。张说曾官中书令(宰相),周孟景之曾任秘书监(掌管书籍)。 7. 赋闲居:隐居在家。 8. 华芝生柱
注释: 上西楼:登上高楼。 红愁绿怨谁家:是谁家的姑娘如此愁苦? 夕阳斜:斜阳西下。 青草池塘阁阁数声蛙:池塘边,草丛中不时传来几声蛙鸣。 揽清镜,理残鬓:整理梳妆打扮,打理自己的容颜。 别情赊:离别之情漫长而深远。 此夜月明霜信到天涯:今夜月光皎洁,霜降的消息已传遍天涯。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抒发的是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全诗以“上西楼”为起点,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这首诗是一首赠友之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饮酒赏景的情境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劝慰。 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1. “万感中年不自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无数的情感波折后,感到自己处于一种无法自由支配的状态。 注释:中年,通常指人的中老年时期,这个时期的人在社会或家庭中可能会有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2. “角声吹彻古凉州”:这里提到了角声,这是一种古代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