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满花秾世已更。读碑犹记擘笺名。屋梁月落怀人梦,易水霜寒变徵声。
家国恨,古今情。镜中白发可怜生。君知六代匆匆否,今夕沙边有雁惊。
诗词原文:
壁满花秾世已更。读碑犹记擘笺名。
屋梁月落怀人梦,易水霜寒变徵声。
家国恨,古今情。镜中白发可怜生。
君知六代悤悤否,今夕沙边有雁惊。
赏析:
这首词是清代文廷式所作。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号云阁,一作芸阁,又号芗德、罗霄山人,晚号纯常子。江西萍乡人,生于广东。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他博学,以玄儒称。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的哀愁和孤独。
从诗句“壁满花秾世已更”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阅读古代碑文时所经历的沧桑变化,这种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使他感慨万千。而“读碑犹记擘笺名”则表达了他在阅读过程中的记忆与印象,这种记忆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或情感有关。
“屋梁月落怀人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景象,月儿高悬,照亮了屋梁,但却无法驱散诗人心中的离愁别绪,因为他知道远方的亲人正在做着一个关于离别的梦。“易水霜寒变徵声”则通过易水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故国和故乡的思念,同时“霜寒变徵声”也暗合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凄凉悲凉之感。
“家国恨,古今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而“镜中白发可怜生”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和悲哀,这也是一种普遍的人生体验。最后“君知六代悤悤否,今夕沙边有雁惊”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同时也有一种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忆、个人情感的表达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深刻地展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时代精神。它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个体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