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式
【注释】 1. 点绛唇:词牌名。 2. 扇力:扇骨的纹理。 3. 晚风:初秋或深秋的风。 4. 兰台赋:指汉代贾谊所撰《吊屈原赋》。 5. 炎光:烈日。 6. 画意:图画的意境。 7. 龙归海:形容曲终人散,如龙归海般自然。 【译文】 微风吹拂,轻摇着扇骨,初秋的凉风让人喜不自胜, 在炎热中等待,终于等到凉爽的微风,心情无比舒畅。 《兰台赋》还在手边,那短暂的炎热已消失无踪, 竹影婆娑
【注释】: 1. 雪山筒:指山间小屋。 2. 祇树园:指山中花园。 3. 独有净名:指只有僧徒能悟道。 4. “石瀃”句:形容瀑布水声。 5. “岩梯”二句:写山路险峻,猿猴攀援而上,白鹤啄食藤叶。 6. 山谷老人:诗人自喻。 7. 碧池处士:即李白自称。 8. 斜阳:指夕阳西下。 9. 青山色:指青翠的山色。 10. 时贤:对当代人的敬称。 【译文】: 我在山中的小屋勤求仙药
潞河舟次 春色杨柳映北风寒,城阴浦畔浪花宽。 厨人计短钟残梦,箧中谏草未折丹。 注释解释: - 春色在杨柳: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杨柳之间,景色宜人。 - 北风犹峭寒:尽管是春天,但北方的风仍然很冷,给人带来些许不适。 - 城阴连岸暝:傍晚时分,城墙的影子投射在河岸上,显得格外宁静。 - 浦浪激云宽:浦边波浪冲击着云朵,使得云朵显得更加宽阔。 - 蔬少:菜肴较少,可能因为旅行中的饮食条件有限。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及赏析。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诗句进行赏析,最后还要能概括出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夜坐向晓:夜里坐到天亮;向,通“向”,直到。 遥夜苦难明,他洲日方午。遥夜:漫漫长夜。方午:正午。 他洲:隔江的别洲。 一闻翰音啼,吾岂愁风雨!一闻:一听到。 翰:书信。 啼:哭泣。 吾:我。 赏析: 首句写诗人彻夜难眠
【注释】 郁华阁:即太华阁,在京城。秋声:指秋天的声音。道(导)在:意谓学问之道在于。忘身况强名:忘掉自己,追求名誉。承华:继承皇家的光辉。十叶:喻世代。五经:儒家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通贯:贯通。抚剑忧边塞:意谓有志于国事,忧虑边疆。复此:再这样。衔杯:举杯畅饮。圣明:英明皇帝。未敢劝君焚芰制:不敢劝说您焚烧华丽的服饰。芰(jī):香草之总称。阳城:字少游,西汉人
辛丑年元旦试笔 谁能理解挥刀的英武,真成下殿的谦恭。 亡秦三户在,哀郢两门芜。 日月回元运,风云感圣谟。几时哀痛诏,寰海庆昭苏。 注释: - 辛丑年:指宋代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是南宋高宗即位之年。元日,指正月初一。 - 横刀出:意谓持兵上阵杀敌。 - 下殿趋:指皇帝退朝后,从正殿到东侧的殿中,即退朝。 - 亡秦三户在: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响惊飙、越甲动边声,烽火彻甘泉。 有六韬奇策,七擒将略,欲画凌烟。 一枕瞢腾短梦,梦醒却欣然。 万里安西道,坐啸清边。 策马冻云阴里,谱胡笳一曲,悽断哀弦。 看居庸关外,依旧草连天。 更回首、淡烟乔木,问神州、今日是何年。 还堪慰、男儿四十,不算华颠
燕幕回春,蛛檐罥絮,陌头认取新妆。 几日骊歌,馀声犹在雕梁。 回飙轻飐菱花影,有个人、宝瑟凄凉。 检红笺、细写相思,泪黯千行。 洛神赋后清才减,久低徊罗袜,想像明珰。 香界微闻,红楼隔雨相望。 重寻坏壁留题句,感潘郎、鬓已如霜。 祇宵来、千里云开,应共清光
畏路风波不自难。 绳床聊借一宵安。 鸡鸣风雨晓光寒。 秋草黄迷前日渡,夕阳红入隔江山。 人生何事马蹄间。
洪流带郭,平芜纡辔,南陌乍染浓碧。 斜阳浅映城闉处,犹认乱鸦催暝,飞燕愁夕。 葵麦参差春色老,好料理、江湖归楫。 恰难忘、载酒经过,寂寞子云宅。 谁信苍梧路阻,凭将心事,唤醒西京铜狄。 罾蛟潭底,拜鹃林下,此意无人知得。 向西风捣麝,吹起香尘遍今昔。 铃声紧、别愁如海,旷野星稀,苍凉歌主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