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夜苦难明,他洲日方午。
一闻翰音啼,吾岂愁风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及赏析。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诗句进行赏析,最后还要能概括出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夜坐向晓:夜里坐到天亮;向,通“向”,直到。

遥夜苦难明,他洲日方午。遥夜:漫漫长夜。方午:正午。

他洲:隔江的别洲。

一闻翰音啼,吾岂愁风雨!一闻:一听到。

翰:书信。

啼:哭泣。

吾:我。

赏析:

首句写诗人彻夜难眠,因为思念远方的人而无法入睡。次句说天已黎明,但隔着江水,望不到对岸;而那远在别州的亲人,却正顶着炎炎烈日劳作不休。这两句以对比手法,突出了两地相隔之远与思妇望归之切,渲染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第三句说,每当听到有人捎来书信,自己就禁不住要泪流满面地号啕大哭,这是因为自己身在他乡,不能回去与亲人相聚,所以感到无比的悲伤和痛苦。第四句是说,难道我还会因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而担忧吗?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胸怀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答案】

译文:

漫漫长夜难入眠,隔江望见别州人。一听到有人捎信来,不禁泪下哭不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人诗,写一位远离家乡的人日夜思念远方的亲人。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思妇的孤独寂寞;后两句写思妇的乐观旷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