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起元
【解析】 此诗写诗人读书的心境和情趣。“竟日披群籍,不为众说喧。”诗人终日沉浸于群书之中,不闻外事。“开卷见吾心,开门见青山。”读着读着就发现自己的心性与大自然相通,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令人神往。“良友时复来,由然相往还。”“良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友人,这里指作者自己。“时复来”,“时”,时常;“复”是副词,又、再,表示频率。“由然相往还”,“由然”,自然的样子。“由然相往还”
【注释】: 1. 茉莉:一种香草。 2. 南国:南方地区。 3. 玉蕊:花蕾,这里代指茉莉花。 4. 馨香:香气。 5. 故园:故乡。 6. 羲御:古代传说中的神马名。 7. 委辔:把马鞭交给仆人。 8. 阶下:台阶下面。 9. 式微:歌声止歇,这里指歌声止息。 10. 怀友生:怀念友人。 【译文】: 茉莉来自南方,它的花朵像玉一样洁白。 香气随风飘散,让我想起了家乡的美景。
【注释】 友从远方来,遗我尺素书:朋友远道而来,送给我这尺长的书信。 盥手开素书,书中一字无:洗手打开那封信,信中一个字也没有。 叠书置枕边,梦寐若告予:把信叠起来放在枕头旁,梦见它好像在告诉我什么。 子欲识子心,子心本空虚:你想知道你的内心世界,你的内心本来很空虚。 子能除子心,我来同子居:你能除去你的心,我就能与你同住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写与知己的交往和内心体验
拟陶征君饮酒二十首(其一) 古人顺天命,采集蕨类上西山。善恶疑报施,史家轻立言。不患节不高,患不见吾天。求仁得仁者,圣训谁传扬? 注释:古人顺应天命,采摘蕨类食物登上西山。对于善行和恶行,人们会疑惑是否真的得到报应,史家却轻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必担忧自己的道德品质不够高尚,只要能够看到天道就可以了。寻求仁义的人最终会得到仁义,这样的教诲是谁传播的呢? 译文:古人顺应天命
【注释】 异端塞吾道:用“异端”来堵塞自己的思想。 丧其情:丧失真情实感。 达士名:有才德的人。 拘拘:拘束的样子。 真饮真不饮:真诚地饮酒,也真诚地不饮酒。 宠辱:指荣华富贵和屈辱贫困,这里泛指一切荣辱得失。 好:喜欢、爱好。 各依真饮成:各自依据真实的感情去饮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拟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一首,写诗人在朋友面前坦率地表白自己饮酒的真实态度。 开头两句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注意从意象、意境、炼字、手法、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等方面赏析。此题要求分析“学不通天人”,即“学而未通”的情思。“上帝日汝临,敢不自芳洁。”这是诗人对上天的祈求:“敢不自芳洁?”这是诗人对天地万物的期许:“愿与众灵同其德”。 【答案】 译文:夜晚我虔诚地朝拜上玄,收敛心神战栗不已。猛神纷杂侍卫着,众多神仙肃穆排列。众生充塞在下方
【诗句释义】 1. 明月何皎皎:明亮的月光多么皎洁。皎洁:光亮洁白。 2. 当轩照我怀:在房中照着我(的胸怀)。当轩:正对着窗子。 3. 中夜不能寐:到了夜晚,无法入睡。中夜:半夜时分。 4. 揽衣起徘徊:披着衣服起来徘徊。揽衣:披上衣物。 5. 精神倏飞越:精神忽然像飞鸟一样越过。倏:迅速,突然。 6. 上上从姑台:最高的楼阁是姑母的住处。上上:最上一层,最高。 7. 台上一月悬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生平不满百 - 这一句表明诗人在生时并没有活到一百岁,可能暗示着诗人的生命经历有限或对人生有某种遗憾。 - 注释:不满,不满;百,这里指一百岁。 2. 长怀千岁忧 - 诗人一生都怀着对长寿的忧虑和追求。 - 注释:长,长久;怀,心中所想;千岁,指长久的时间。 3. 可传匪如舜 - 诗人认为能够流传千古的人不是一般的舜。 - 注释:可传,能够传承;匪,非;如舜
诗句释义 1 西出长安门:指的是从长安城西边的城门离开。长安,古代中国的一个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这里用“门”字来形象地描绘出离开京城的动作。 2. 悠悠长安道:形容长安的道路非常长,且蜿蜒曲折。这里的“悠悠”表达了道路的长度和曲折程度,给人一种深远、漫长的感觉。 3. 鸣佩何珊珊:形容佩带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玉石相碰发出的声音。这里的“何珊珊”是拟声词,通过声音的描写
【注释】 处世实大梦,何事更齐之。 蝴蝶为庄周,宁似翩翩时。 容悴缘识转,真性不如兹。 所以觉者心,任运匪复疑。 我有莫逆交,对酒欢相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饮酒时的即兴之作。诗人用陶渊明的名篇《饮酒二十首·结庐在人境》来开篇,然后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诗人认为人生如梦,何必执着于名利,要像庄子那样看破红尘,洒脱自由。诗人认为人的本性是纯真无邪的,不要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