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文
《踏莎行·和赵国兴知录韵》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此词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还深刻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并结合赏析: - “春去多时,秋来未半”:描述了春天过去了很久,秋天还没有过半,意味着时光流逝,季节变迁。 - “眼中花树轻轻换”:描绘了眼前景色的变化,花朵树木轻轻更换,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带来的变化。 - “窥帘明月自依依”:透过窗帘看到明月
浣溪沙 · 寄妍华 乍许相逢记市楼,凭尊强泥几回眸,而今又是一年秋。 明月都从圆处缺,柔情却向梦中稠,量欢总未抵闲愁。 注释: 1. 乍许相逢记市楼:刚刚相遇时,我们曾在市场的楼上相见。 2. 凭尊强泥几回眸:我倚靠在酒樽上,努力地回头多看几眼你。 3. 而今又是一年秋:如今又是一年的秋天了。 4. 明月都从圆处缺:月亮总是从最圆满的地方开始变圆,然后是残缺。 5. 柔情却向梦中稠
浣溪沙 又是虫啼树老时,秋风吹曳鬓成丝。 画楼人语不堪思。 前路轻车嚣未已,昨宵闲梦倦都迟。 隔帘明月有谁知? 注释: 1. 又是:再次遇到。 2. 虫啼:指秋天的蟋蟀叫声。 3. 老时:衰老之时。 4. 秋风:秋天的风。 5. 曳:拖,拉。 6. 鬓成丝:头发变白了。 7. 画楼:装饰华丽的高楼。 8. 轻车:轻快的车马。 9. 嚣:嘈杂。 10. 昨宵:昨夜。 11. 闲梦:悠闲的梦。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沽流不似江流:意思是说,我的愁绪与江河之水一样,无法停歇。 2. 独凝愁:独自地、深深地、深深地感到忧愁。 3. 只是天南地北总悠悠:意思是说,无论我身处何方,无论我在何处,我都深感忧愁,因为我的心在天南地北之间徘徊不定。 4. 风乍起,情何已:意指当我听到风吹过的声音时,我的心情已经难以平复。 5. 且登楼:表示我决定登上高楼去眺望远方。 6. 不尽浮云深树一时秋
诗句输出: 西风不解人愁怨,吹寒飘雨迎人面。归去渐黄昏,轻车迷旧痕。 译文输出: 西风无法理解我的忧愁和怨恨,寒冷的秋雨迎面扑来。我将要回家,天色已经渐渐变黄,马车上的旧痕迹让我想起过去的旅程。 注释输出: -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秋天的某一天,被西风无情地吹着,感到孤独和凄凉。 - 归去渐黄昏,轻车迷旧痕:这里的“西风”象征着无情的秋风,而“寒飘雨”则传达出一种冷清和萧瑟的氛围。 -
【注释】 西风未转凉:指秋季的西风尚未吹动。 归车犹滞夜中央:指诗人的车还停留在晚上。 乱尘如雨扑罗裳:乱尘,即路上的尘土。罗裳,指衣服。这里指诗人的衣服。 行近嚣声灯乍密,回看树色路翻长:行近,行走着接近某地或某处。嚣声,喧闹的声音。灯乍密,灯光忽然变得密集。回看,回头看。树色,树叶的颜色。路翻长,指道路曲折蜿蜒。 聊穷倦眼入苍茫:穷,尽。倦眼,形容疲劳的眼睛。苍茫,形容景色辽阔空旷。
【注释】 妍(yán)华:美丽。妆次:妆束,打扮。自:从。小别:从小的分别。萦(yíng)思:缠绕的思念。惟:希望。祝:祝愿。韶华:美好的时光、年华。今胜昔(xī):今天胜过昨天。珍重:珍惜。尊前:指酒筵之前。思量:考虑。梦后:指梦境之后。莫使:不要使得。成:使成为。憔悴:消瘦。此情:这种感情。如昨:像过去一样。梦魂长是千里:梦中魂灵常常飞得很远。盈盈:形容图画的样子。盈盈里:图卷上。泪眼挥弹
【注释】 今宵,今晚。怯,胆怯、畏缩之意。倚栏干:倚在栏杆上。无端:无缘无故或没有来由。西风:这里指秋天的风。经雨:经过雨水的滋润。太凄寒:非常凄凉寒冷。团圞(lán):团聚在一起。团:聚集,团聚。 中秋:即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容易欲归难:想回家却很难。 【译文】 今晚胆怯地倚着栏杆,无端的思绪让我感到凄凉,可奈秋风吹过雨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让我感觉非常寒冷。 月亮在何处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分析诗意。 “迢递江头寄梦频,重重云水隔闲身”,这两句是写诗人在江头寄梦,却因重重的云水而感到自己与现实的距离遥远。“迢递”形容距离很远。“江头寄梦频”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与苦闷之情。“重重云水隔闲身”中的“云水”是比喻之辞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浣溪纱》《秋蕊香》。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此为小令体。妍华:指美丽的容颜。对镜图:指画像。 【赏析】 这是一首咏人之作。上阕写女子对镜梳妆的情景。下阕以“到耳声声都不管”来反衬她的深情。全词用典贴切,情致缠绵,是一首很成功的闺怨词。 起拍“风起云屯又一时”点明时令和天气的变化。 “乍凉乍暖意参差”,写女子在初夏时节,忽觉微凉,忽觉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