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文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蛾眉鸦鬓惺忪地,罢舞已多时。 - “蛾眉”和“鸦鬓”指的是古代女子的眉毛像蛾子一样细长,发髻如乌鸦般整齐,这里形容女子妆容精致。 - “惺忪”意指眼神迷离不清,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未休息或情绪低落导致的。 - “罢舞”表示停止舞蹈。 - “多时”说明时间较长。 - 整体表达的是女主角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跳舞了,现在显得有些困顿。 2. 华灯初上,宫炉乍暖,有酒盈卮。 -
诗句原文: 波动帘旌,断霞犹殢双鬟影。女儿三五月如人,人月长相等。 欢恨悠悠未省,转惆怅、风凄露冷。渐昏绡帐,乍凉金井,何时酒醒? 译文: 摇曳的帘子随风摆动,黄昏时分的天空仍留有残阳。少女的倩影仿佛被晚霞染红,如同三月的女子般美丽动人。然而,她的美丽让人难以忘怀,仿佛月亮和女子一样相映成趣。她的笑容中充满了欢乐和悲伤,让人难以捉摸她的心事。她的心情如同秋风中的落叶,时而欢欣,时而忧伤
【解析】 本句要注意“倚”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答案】 (1) ①停欢:停止欢乐。②推衾:推开被子。③泥向:用手指沾泥。④千回觑:多次观看。 译文:枕着枕头停下了欢乐,推开被子寻找话语,记得从心上留下了眉儿妩媚。那时候玉臂害怕寒冷,归期用泥数向襟前。 赏析
浣溪沙 · 题妍华对镜图 独立支颐倦所思,眼中憔悴已多时,回肠只是怯人知。 绕槛疏枝牵梦远,当门小径怨归迟,鬓云犹自绾愁丝。 【注释】 1. 独立支颐:形容一个人独自坐着,用手托着下巴沉思的样子。 2. 眼中憔悴:形容面容憔悴,眼圈黑黑的。 3. 怯人知:指担心被别人知道而感到害怕。 4. 绕槛疏枝牵梦远:形容树木围绕栏杆,好像在牵引着梦境。 5. 当门小径怨归迟:形容门前小路蜿蜒曲折
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及其赏析: 1. 诗句释义: - "炎海清凉处":形容一个炎热的地方,但在这里有清凉之意。 - "点酥娘":指歌女,用“点”字形容她的声音清脆悦耳。 - "歌传皓齿":歌女唱歌,歌声中透露出她的白皙牙齿。 - "诵听灵赋":诵读诗歌时,仿佛听到了美妙的灵感。 - "琢玉人间都羡取":形容世间人对歌女的羡慕之情。 - "休怨东风似妒"
昨夜西风怯太凉,今宵郁郁怨风藏,卷帘犹未着衣裳。 注释:昨晚西风让人感到有些凉意,今天夜晚却因为对西风的不满而怨恨它藏在室内,但还没有起床穿好衣服。 强许灯痕飞玉镜,闲抛烟缕度银床,钗横鬓乱夜中央。 注释:勉强点亮灯光,希望它能像玉一样明亮,让房间亮如白昼;随手扔出一缕烟雾穿过银质的床榻,将头饰横在鬓边显得有些凌乱
诗句翻译 - 轻云淡月朦胧地:描述夜晚的天气,云朵轻薄,月亮也显得朦胧。 - 乍转东风:突然之间,春风开始吹动。 - 寒意重重:感觉非常冷,好像有层层的寒气。 - 满路灯花不肯红:路灯下的花都不愿意开放,显得格外冷清。 - 小车遥夜临郊陌:一辆小车在深夜里行驶在郊外的小路上。 - 直少人踪:几乎看不到有人。 - 寂寞阑空:感到非常的孤独和空虚。 - 多少楼台梦正浓:许多高楼大厦中
诗句 一剪梅 天女维摩劫后身。唤到真真,意已申申。世间欢梦易成尘,人断天垠,路断桃津。 寄语东君莫漫嗔。花正青春,时正黄昏。妒花翻是惜花人,愁遍宵辰,谙尽酸辛。 1. 天女:这里指仙女,维摩诘(Vimalakirti)是印度古代的一位菩萨,以其智慧和神通闻名。在这里可能是比喻诗人自己具有某种超凡脱俗的品质或境界。 2. 劫后身:佛教用语,表示经历过极大的痛苦或灾难之后
东风第一枝 题天空云影 梦老秋塘,年随逝水,几番负了芳约。天云高寄幽魂,露风乍摧残萼。飘零如许,抵多少、月砧霜角。记黄沙碧海深寻,朔雪塞尘争掠。 衫似血、泪痕犹薄。眉欲折、愁思怎著。依稀旧事肠回,寂历新寒意索。江南地北,正横断幽情谁托。又惊对孤影盈盈,还我借尊闲酌。 【注释】 ①《柳永词》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此词亦以“瘦”字起头,故名“第一枝”。 ②“天云”二句
【译文】 江边,有多少人凝神伫立,秋风吹动无数帘幕。小楼里,尘封的梦境似乎还在眼前。昨夜梦中,又回到了哪里?朝又暮,我忍受着暗忆,在微弱的灯光下轻声诉说。更应该记住那不尽的烟波,几次呜咽,握着双手惜别离去。 现在心中惆怅,曾经的约定又被遗忘,上次惹恼了春天,如今又惹恼了你。我的钗痕尚未褪去,你莺啼声已停止。到了枕边,就想到你的眉毛,让你感到妩媚。我愁闷无语,只好计策,让船帆远走高飞,回到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