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是
书龚德瞻扇头 君知造化者,而不行造化。 君(龚德瞻):指作者。造化:指天地万物的创造和变化,这里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以:用。 呼牛应以牛,呼马应以马。 呼:呼唤、称呼。以:用来。 真亦随他真,假则灼是假。 真的就任其真,假的就揭露其假。 眼孔空一世,踪迹半天下。 眼孔:目光。空一世:使一生无所牵挂。 踪迹:行踪,足迹。 相看口常哑:相互看着说不出话来。 同在五行中,各自有陶冶。 五行:指金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他被誉为“诗佛”,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画家。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众生久流转,迷于自心量。(众生一直在轮回中迷失自我,无法认清自己的本质。) 失所精了性,无觉觉所觉。(他们失去了本性,无法认识到自己的真实状态。) 分别见有我,我立生有人。(人们总是在分别中看到有我和人,但实际上并没有我。) 众生及寿命,一时同具足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句子: ①“此衣如传舍”:此衣如同临时住宿的客舍,比喻衣服是临时性的。 ②“一日三易主”:一天之内更换三次主人。 ③“我与子,亦无决定义”:我和你,也没有任何决定的意义。 ④“但以此蒙头,谁论是不是”:只是因为用它来遮住头,谁说这不是真东西呢? 译文: 这件衣服就像客人临时住宿的客舍
形影神诗三首 其一 《形赠影》 注释:天地为什么不仁爱呢?万物只是被刍狗一样随意处置。 这个人难道不仁爱吗?祸患总是跟随着他。 我本来是来奉陪周旋,你又何必苦苦相守呢? 父母在世时没有生下我,那时谁能与我有相同的遭遇呢? 忽然间成了百骸,我中有你也有你。 动静虽然不是完全分离,但泯灭岂能长久? 曾想起世上的人们,名利空自狂走。 即使能永远逍遥自在,最终也难寻安处。 羡慕你能无心无虑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第一、二句“仰吾师之深慈兮,置十二类生于怀中。”是说敬仰师父的深厚慈爱,把十二门类生灵安置在怀中。第三、四句“随所求而各给兮,知根欲之无穷。”是说随着各自的要求,分别供给他们。第五、六句“天与人之不可顿易兮,聊止啼以黄叶。”是说上天和人不能一下子改变,姑且用黄叶止啼。第七、八句“妄无体而必终兮,尔乃需之情竭。”是说虚妄没有形体,必定消亡
戊戌年腊月小除日,我五十一岁,你四十五岁。 岁月不饶人,我们容颜渐老。法身却不受尘世困扰,保持清净无碍。 七年前我们在小除夕欢聚一堂,如今又喜气洋洋地度过新年。缘分聚合有时,何况追求佛法的上乘之道。 佛法修行在忧患之中愈发深厚,空有忧虑惭愧无益。 你我性情诚挚,你性格疏放。我回到栖贤寺,与你告别匆忙草草。 臷庵一月内畅谈深论,相见恨晚未早。 彼此见解曲折深奥,直率之言难以通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歌内容,理解其意思和主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画关键信息,再进行概括、提炼,最后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诗首句“初春闻顿修至丹霞”,交代了时间、地点及诗人所遇之景,“抗别忽四龄,沈哀先后仆”是说诗人突然感到自己已到暮年,悲伤地哭泣。“高树失慈乌,终恨不成哭”则是说树上的乌鸦失去了慈爱的母亲,悲痛得无法成声啼哭
【解析】 “乞药”即求取药材,这里指从雪山求取草药来治疗疾病。诗的首联“雪山有药草,可以愈痼疾”,是说雪山中生长着许多珍贵的药材,这些药材具有神奇的治愈作用,能够消除病人的痛苦。第二联“具足大地人,信手便拈得”,意思是说在世界上所有的人,只要他肯去努力,都能得到所需要的东西。第三联“拈药施良医,醍醐还自食”,意思是说如果人们能够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翻译”等,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诗歌的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分析即可。此题中,要求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在翻译时要注意诗句的意思,要忠于原诗的意思,同时还要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不能随意更改词义。还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字词的翻译,比如“观世音菩萨像”、“道以无心得,相以有心现”
初春怀石鉴栖贤 石人峰下云,长覆石梁水。 石梁潭水淙,分明来梦里。 五老白雪零,五羊红桃美。 红白本同时,山川成遐迩。 引念情复殷,悠悠几千里。 坐起徒为劳,无酒安可恃。 憬然觉何从,形迹百年耳。 多宝塔中人,古今前后履。 蟭螟眉睫间,冥合不自此。 优游溪上林,岂俟观无始。 厌闻世外俦,合离仍贩市。 意气感当时,睽违亦已矣。 死且不可忘,终山有田子。 安得至今日,展像谁当似。 我有夙世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