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亨信
《古意二首》是唐代诗人祖咏的作品,描绘了古代君王、美女与神话传说的诗篇。诗中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美人,展现了她们的美丽与哀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第一句:傍石蒲草瘦,傍湖蒲草肥。 - 注释:这两句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蒲草生长在石头旁边和湖泊边上,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 赏析:通过对两种不同环境的蒲草进行比较,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不同感受。石头旁的蒲草显得更加孤独和瘦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芙蕖、吟倚、陈迹、夸。 【答案】 灿烂地开放在红云霞光中;我情不自禁地吟着诗倚靠在栏杆上,心中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想起以前濂溪(王羲之)留下的遗迹已经消失,画上的图画却赢得了世人的赞美
【注释】 安乐、艰危:指国家或社会。六十年:一作“六十载”。顺承君子:指君王。共称贤:一同被称颂为贤能的人。治家勤俭:治理家务,十分节俭。资:资助。嗣:继承。寿考:长寿。谩期:徒然地希望。禄养:俸禄和供养。仙游:死后成仙飞升。南归去:向南回归故乡。道:此处指路途。悲歌:悲伤之歌。洒然:畅快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张说所作,是为丁佥都内井氏淑人写的悼亡词。全词以抒情为主
【注释】 铁石心肠壮,比喻意志如钢铁和石头一样坚强不屈。冰霜节操坚:指梅花傲视严寒、凌霜斗雪的气节。纤尘应不染,纤尘:细小的灰尘。洁白自娟娟:形容梅花瓣白而洁净。 【赏析】 这首诗是咏梅的名篇,以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赞美其坚韧刚毅的精神风貌。全诗四句皆用比兴手法,前两句写梅的品格和风骨,后两句写梅的仪态和风采。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是一种崇高的人格理想和审美追求。首句“铁石心肠”意喻梅之志坚行厉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满目春光景物妍”,描写了诗人所见的春天景色:到处是明媚的春景,令人心旷神怡。次句“蹇驴徐步慢扬鞭”,写诗人骑在蹇驴上悠然自得地欣赏着美景。三、四两句“杜陵诗客情如许,那惜花村买酒钱”写诗人感慨自己有如杜陵诗客一样的情怀,却因囊中羞涩而舍不得花钱买酒品尝。这两句既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补充,又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答案】
【注释】林逋:宋代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世称“和靖先生”,终生不仕,隐居西湖孤山。观梅:指观赏梅花。雪半消:雪花融化了一半了。枝南枝北尽琼瑶:树枝南面、北面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好像披着洁白晶莹的玉器。杖藜:用藜木做的拐杖。藜是一种草本植物茎秆的皮,可以当拐杖。试过溪桥:走过溪桥。香气:梅花的香味。欲飘:好像要飘动起来一样。赏析:这首诗是林逋观梅时写的一首七绝诗,描写的是他赏梅的情景
【注释】 毓秀闺门:指女子有出息,能成大器。 大归: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 夷险:比喻处事公正。 总俊贤:总揽群才。 忧患荐膺(yīn)成永诀:因忧患而去世。成永诀,永远别离。 褒封:表彰。 遄(chuán)复:不久就回来。 贲(bēi):赠予的意思。重泉:指死后葬于地下,也指死者的坟墓。 玉堂大老:翰林学士,官名,这里借指李至刚。 潜德:未显露出来但深藏不露的美德。 行谊:行为和道义。 百世传
第一首: 茑萝缠绕高树枝,始终抱住高树枝。 烈士托付贫穷朋友,而贫穷朋友却称他耐久。 注释:茑萝——即女萝,寄生草本植物。高枝——指树木的顶端。终抱高枝朽——指最终被缠死。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借“茑萝”喻君子;用“终抱高枝朽”、“托穷交”,比喻君子虽然受到贫困,但依然坚守道义,不因贫贱而改节。 第二首: 古来贤人皆如此,岂独吾君独不然。 译文:自古以来的贤人都是这样的
【注释】 ①“江湖”:代指世俗社会。早岁:早年。恣遨游:任意遨游,自由自在地漫游江湖。 ②晚节:晚年。归:返回故乡。守:守护、固守。故丘:故居、老宅。 ③倒屣:穿鞋起身。留:留住、挽留。 ④遗安:遗留下的东西。谋:考虑,谋划。 ⑤倏:极短的时间。驹过隙:马跑穿过缝隙,比喻时间过得极快。 ⑥海发沤:海水中水泡的泡沫,喻世事如泡影。 ⑦振袂:挥动衣袖。振,振起、挥动。一说为动词(挥)+名词(袖子)。
【诗句释义】 婺星即婺女,传说为织女。天南昨夜,指昨晚。婺星沉没,象征贤母(李氏)去世。贤母云亡动士林,贤母去世,震动了整个士大夫阶层。 示教昔闻曾断织,周贫那睹复施金。贤母生前以勤劳治家闻名,她教导孩子们要勤劳节俭。贤母曾用断织的故事来告诫孩子们要勤劳节俭,不要浪费。贤母又曾在贫困时给予孩子们帮助,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要勤奋努力,不要被贫穷所困扰。 云迷秀阁幽魂杳,雨暗泉台碧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