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春天傍晚时分在南轩中迎接王山人的情景。 首句“春阳势未舒”,描绘了春天阳光尚未完全升起,天气还比较寒冷的情况。 第二句“林深暮还冷”,进一步描绘了树林深处的寒冷氛围,暮色降临时仍然感到寒冷。 第三句“开轩怅久坐”,表达了作者打开窗户长时间坐在窗边,心情有些郁闷的情绪。 第四句“独对青松影”,描绘了作者独自面对青松的影子,表现出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诗句释义: 1. 波澄一溪云 - 描述清澈的水流映照着周围的云彩,增添了一抹宁静与清新。 2. 霜红半山树 - 山中的树木在霜冻的映衬下呈现出鲜艳的红色,给人一种寒冷中的美丽感觉。 3. 荒烟满空林 - 四周的树林被烟雾笼罩,显得有些荒凉和寂静。 4. 疏钟在何处 - 远处传来的钟声稀疏而遥远,让人感到一种距离感和孤独感。 5. 不遇采樵人 - 没有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如砍柴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手法,评价诗歌主旨,注意结合注释与标题来分析。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既考查了考生对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的技巧的理解,又考查了考生对诗句内容的把握。从“马为驾鞍车整毂”中可以提炼出关键词:马;“妇牵夫袂话归日”,从中可以提炼出的关键词:话(对话);“愿学鸡鸣不失时”可以提炼出关键词:失时。
【注释】 阜平:地名。从西来:从西边来。大山:指五台山。连谷:连绵不断。层冈:层层起伏的山岭。千重:形容山势的高峻重叠。涧,小河流。过百曲:形容溪水弯曲曲折很多。剑铓(máng):锋利的刀刃。虎迹:老虎走过留下的痕迹。鸟道:像鸟飞一样盘旋曲折的山路。危峤(jiào):险峻的山峰。云气:指缭绕的云雾。冱(hù)崇麓(lù):山高云密,寒意逼人。乱蝉:不整齐的蝉叫声。咽:阻塞。阴吹:指山风。幽禽
【注释】 上方:山巅之上。 莲宫:指莲花,这里以佛门比作莲花。 岧峣(tiáo yáo):高耸的样子。 天咫(zhǐ):极近的意思,咫尺,古代长度单位,一步之遥。 风香花雨:风吹花香,春雨如雾。 僧行:僧人行走。 幽沉:深沉、幽静。 树乐:树下听鸟啼。 萧散: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 烟钟:寺院里飘出的香烟和钟声。 石路迷:登山的石阶使人迷惑。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缘涧水:顺着溪水走。 赏析:
茶轩为陈惟寅赋 千苞凛冰雪,一树当窗几。 晴旭晓微烘,游蜂掠芳蕊。 澹香匀蜜露,繁艳照烟水。 幽人赏咏迟,每恨残红委。 注释:千片花瓣如冰霜般冷峻,冰雪般清冽的寒意;一枝独放,正对着窗户的几案。早晨阳光照耀下微微发热,蜜蜂在花蕊中穿梭采蜜。淡雅的香气均匀地涂抹在露水中,繁盛的艳丽色彩映照着烟雾笼罩的水面。幽居的人欣赏吟咏却很迟疑,常常遗憾那凋零的花朵白白地委弃了。 翻译
车遥遥, 车遥遥,行人心忙疑路迢。 黄尘眯目神更乱,红雨点衣魂欲消。 车声似与啼声续,羊肠难比愁肠曲。 沙头酒家不少留,匆匆碾破平芜绿。 妾身愿同杨叶轻,春风千里随车行。 译文: 马车在远方缓缓行驶,我内心焦急,担心前路遥远。 尘土遮眼让我心神不宁,仿佛红雨落在身上,使我情绪低落。 车轮滚滚似乎在模仿哭声,曲折的山路难以比拟。 沙地上酒楼众多,但我也不愿在此停留。 我愿随风飘荡如同杨叶般轻盈
这首诗描述了一只乌在主人的院子里筑巢,但因被官员砍伐而被迫离去,最后选择在田野间筑巢。诗人表达了对乌不归的惋惜之情,也劝乌要离开官家,去田野间自由地生活。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哑哑乌,结巢庭树枝。 翻译:乌鸣声哑哑,在院中的树枝上筑巢。 2. 去年庭树官尽伐,主人不忍乌巢移。 翻译:去年朝廷下令砍伐了所有的庭院树木,主人不忍心将乌的巢移走。 3. 城上月明金柝罢,临风遥望乌来归。
【注释】晚步:傍晚散步。林端:树木的顶端。新月:月亮刚刚升起的样子。牛羊:指牧童或牧女。下岭来:从山间下来。疏钟:稀疏的钟声。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的作品,写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诗写暮归时所见的景色和心情。全诗写景清丽,抒情真挚,意境幽静,耐人寻味。首句写诗人在黄昏中走出家门,沿着林边小路漫步前行;二句描写诗人行至半途,忽然看见一轮明月正挂在树林的上空
诗句释义 1 潮来沙碛平,月落海门曙。 - "潮来":潮水上涨,沙滩变得平坦。 - "沙碛平": 沙地变平, 通常指涨潮时沙滩上的沙子被海水冲走。 - "月落海门曙":月亮落下,天开始亮。这里的“海门”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自然景观,与潮汐有关。 2. 汀蒲转风叶,堤柳摇烟絮。 - "汀蒲":指河边、湖边的草地或湿地。 - "转风叶":风吹动叶子。 - "堤柳摇烟絮":形容微风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