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遹
注释: 婺溪,即浙江金华的金华江。詹无几,名不详。鱼亭山下,在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大鳙山,位于浙江天台山南麓,又名大和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婺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婺溪的美景,以及诗人在大鳙山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注释】 ①张穆:北宋著名画家,以水墨画见长,尤善写翎毛。②榆枋:木名,此处指榆树的枝条。③豪素:粗大坚韧的草。④名手:技艺高超的画师。⑤生动趣:生动活泼的趣味。⑥比似:比喻。⑦山家:隐于山林的人家。⑧林良(1608—1682):明代著名画家,与吕纪齐名。⑨吕纪:明代画家,与林良并称“林、吕”。⑩霜眸:如霜的眸子。⑪晴旻:晴朗的天空。⑫秋堂:秋日的庭院。⑬绝神:极其精巧。⑭彩绘:五彩绘画
彭蠡湖中望匡庐山 秋色晚澄鲜,湖中水初涨。 流波夕吹生,落日孤帆漾。 面面见匡庐,亭亭霄汉上。 风泉暗崖谷,紫翠罗屏障。 云雨生其中,吞吐势俱壮。 闻有神仙宅,灵閟世无两。 水帘秋自卷,花梵寒逾放。 瑶草阅千春,琪枝非一状。 往往逃名人,于兹谢尘鞅。 谷饮含清腴,林琴发幽畅。 夙耽世外期,泉石存微尚。 烟萝不可攀,相望增惆怅。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秋色晚澄鲜,湖中水初涨。 -
乌江渡 诗句解释与译文对照 - 乌江渡:指的是在乌江岸边的渡河。 - 舣舟近沙岸:把船停泊在靠近沙岸的地方。 - 西风吹野戍:西边的秋风吹过野外的戍楼。 - 传是旧乌江,项王曾此驻:相传这是以前的乌江,项羽曾经在这里驻扎。 - 夜惊垓下歌,晓失阴陵路:夜里听到垓下的歌声,早晨却失去了阴陵的路。 - 气尽耻见怜,临江不肯渡:因为羞愧至极而不愿被怜悯,所以不愿意渡过江。 - 诚哉烈丈夫
【诗句释义】 銮江舟中再别孙无言吴尔世:在銮江的船上再次与孙无言分别。 真州城南八桨船,船中酌酒更击鲜:在真州的南面乘坐一只装有八只桨的船只,在船上喝着美酒并击打鲜果。 夜阑酒尽惨不乐,江水无声江月圆:夜晚已经过去,酒也喝完了,我感到悲伤和不快乐,因为江水静默无声,而江中的月亮又是圆满明亮的。 故交念我远游苦,执手蝉联语无数:老朋友思念着我远行在外的困苦,握着我的手,不停地说着许多话。
注释: 1. 渔洋山人王十一,高卧摊书弄白日。 - 渔洋山人:指诗人自己。王十一是他的号或名。 - 摊书弄白日:悠闲地读书晒太阳。 2. 朝来送我粤东行,衍波丽句新翻出。 - 朝来:早晨。 - 粤东行:诗人前往广东。 - 衍波丽句新翻出:新的诗句如同波澜般涌出。 3. 孤舟此去触炎蒸,天北天南思不胜。 - 孤舟:孤独的船只。 - 触炎蒸:遭受炎热的煎熬。 - 天北天南:形容距离遥远,难以相见。
诗句释义: 1. 岝㟧台侯岭,荒凉旧相祠。 2. 衣冠留故里,风度想当时。 3. 西幸知机早,南来遣祭迟。 4. 难追天宝恨,空抚曲江碑。 5. 杳杳深山里,飗飗古树枝。 6. 栖鼯窥宿莽,行客拜虚帷。 7. 溪日回仙驭,林烟卷翠旂。 8. 九京如可作,千载有馀思。 译文: 1. 在岝㟧台侯岭,荒凉地是旧丞相祠堂。 2. 衣冠留在故乡,风度让人想起过去。 3. 皇帝向西巡视得早
乡人王谢从粤西过羊城述彼中风土甚悉因作此寄吴念克吴时在桂林 注释:乡人王谢,即诗人的朋友。从粤西(广东西部)经过羊城(广州),来叙述那里风土人情的。因,于是;作,创作。 译文:朋友王谢从广东西部经过广州,来叙述那里的风土人情,因此我作这首诗寄给吴念克,吴念克当时在广州任官。 赏析:首联是交代了友人的来历和来意。 有客远自粤西来,形容枯槁面深黑。(注释:有客人从广东西部远道而来,他形容憔悴面容黝黑
这首诗描述了小孤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岛上的神秘传说。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孤峰立水中:孤峰指的是小孤山,它矗立在江水中。 - 迢迢四无际:意为四周无边无际,形容小孤山与周围环境的距离感。 - 树色碧如簪:碧是指翠绿色,簪是一种古代女子梳头发用的发饰,这里用来形容树木的颜色鲜艳,如同簪子一般美丽。 - 山形小于髻:髻是古代女子头上的一种发饰,这里用来形容小孤山的形状小巧玲珑
【解析】 本诗首联写景,“鲟鱼村对浔江下”写诗人所居之地的地理位置;“伐荻为门竹为瓦”写诗人所居之处的简陋。颔联写水情,“清江无主终古流”写江水的永恒与清澈,“处处江鱼随意打”写江中鱼儿自由自在。颈联写人境,“卖鱼归去日未中”写诗人捕鱼归来,“呼儿作黍饷阿翁”写诗人给老人做黍(一种谷物)饭。尾联写物境,“破釜炊出桃花红”写诗人用新米做饭。 【答案】 译文:浔阳江口住,鲟鱼村紧靠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