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遹
【诗句释义】 莺鸟投掷金色细线,柳树抛掷翠绿长条。娇美的双眼懒于睁开。落花一夜嫁了东风,那无情的蜂蝶轻快地相许。 楼台高五尺,秋千上笑语声声。青鞋沾满了雨点,胭脂染红。千里之外流水送走春天,海棠花凋谢,无人欣赏。 【译文】 莺鸟投掷金丝细线,柳树抛掷翠绿长条。娇美的眼睛懒得睁开。落花一夜被东风嫁了,那无情的蜂和蝶轻盈地相许。 楼台高五尺,秋千上欢笑声声,青鞋沾满雨水,胭脂染红
小重山·扶病 【注】迟:慢。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千丝万绪:形容愁思纷繁。方寸地:心里,比喻心田、心境。风雨几曾休:指人世间的风波和挫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怪来人意冷、似新秋:意思是说,自从人世变得冷酷,人情变得淡薄之后,就像秋天一样,一切都显得那么萧瑟凄凉。莫倚最高楼:不要登高凭栏远望,以免触景伤怀。楼下水,一曲断肠流:指流水像悲鸣的歌声一样,使人肝肠欲断。 译文
【诗句注释】 青苍:形容山色。齐鲁:泛指山东地区,古代以泰山为东岳,称泰山以南地区为鲁地。垂垂:逐渐、渐渐的意思。十二山河:指山东的曲阜一带,是孔子的故乡。次公:指董仲舒,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当时他正担任胶西王太史令(掌天文历法),所以用次公代称之。衔杯:指饮酒,含酒待饮。世人忙:世人忙碌,忙于世事。不道:不说,不提。次公当日醒而狂:次公在当年清醒之时曾发狂论。次公,指的是董仲舒
唐多令·人日雪中立春 玉砌烂仙葩。朱栱渲紫霞。小梅几点逗檐牙。彩胜银幡齐插鬓,没多个,一些些。 绣帖熨窗纱。窗中金缕花。东风力软半天斜。吹起一庭香雪舞,春先到,谢娘家。 注释:玉砌(jù):用玉石砌成的台阶。烂仙葩:烂漫美丽的花朵。朱栱(gǒng):屋脊上的装饰物。渲(xuàn)紫霞:渲染着紫色的云霞。小梅:梅花。逗檐牙:映衬在屋檐上。彩胜:彩色的饰物,如五色丝线等。银幡:银色的旗子。没多个
【注释】 1. 四韵:指《踏莎行》的四句。 2. 六书: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3. 温文选:《文选》,是魏晋时期文学总集。 4. 绣床:刺绣的床帷。 5. 湘妃管:湘妃吹箫的故事。 6. 白璧难坚:比喻人或事物的美好,但难以长久。 7. 彩云易断:形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 8. 銮江:即长江南岸的江流。 9. 登高宴:指登高赏菊的宴会,泛指重阳节时的聚会。 【赏析】
【注释】 遣信:寄书信。青琐:指皇宫中的宫门,这里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余烟:犹在的香烟。几年香冷,形容香烟已经很长时间不燃了。巾㡚(jīnɡ):古代妇女的一种头巾。为客几时休:何时能停止做客?殷勤江上鲤,清泪湿书邮:殷勤地给远方的客人送鱼,泪水湿透了送信用的信封。镜中扶柳鬓,知为谁秋:镜子里扶着像柳树一样的头发,不知道是为了谁而变白。春阴漠漠锁层楼:春天的阴霾密布,好像把层层楼房都笼罩住了
【解析】 此为咏物词,上片写春景,以“风”起笔,用“烟芜泻浪”“晴川铺练”等形象描绘了春天江边景色。下片写花中人,以“口噙红豆寄多情”点明人物。全词语言清新,意境优美。 【答案】 译文: 烟芜泻浪,晴川铺练,一阵风来吹皱。韶光百五禁烟时,又过了、几番花候。 夭桃染晕,垂杨拖线,万点春光泄漏。口噙红豆寄多情,为谁把、相思尝透。 注释:①烟芜:雾气笼罩着的野草(或指水雾笼罩着的草地)。泻浪
注释: 南乡子·采兰 微雨过池塘。玉骨才胜翠莞凉。乍起犹然闲徙倚,纱窗。一叶红蕖坠笔床。 楚畹媚幽芳。小摘兰丛助晓妆。半晌沉吟缘底事,思量。有个人儿竟体香。 赏析: 《南乡子·采兰》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词作之一。此词上片写女子在微雨过后,从窗户里看到外面荷花盛开的美景而心生感慨,下片则是描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她深深的爱恋之情。全词通过描绘女子对荷花的欣赏和对男子的思念
踏莎行·题美人画扇 注释: - 点点凌波:形容美人步履轻盈,如同踏在水波之上。 - 些些眉妩:形容美人的眉毛轻轻弯曲,带着些许妩媚。 - 玉莲花下私行去:形容美人在荷花盛开的地方偷偷离去。 - 花光脸色不分明:形容美人的面容在花影中显得模糊不清。 - 红酥欲凝娇无语:形容美人因害羞而脸颊泛红,表情柔和却不愿说话。 - 醉玉如烟:形容美人饮酒后的容颜如同烟雾般朦胧。 - 汗妆如雨
【诗词原文】 踏莎行·将游岭南却寄 荔子香寒,珠宫色冷,绿溪雨暗桄榔影。枉将泪眼望南云,梦魂不度梅花岭。 翠羽双飞,素馨千顷,此方仍是繁华境。仙梅开日是来时,一枝归把相思赠。 【诗词释义】 荔子:荔枝 珠宫:荔枝壳 绿溪雨暗:绿色的溪流中飘落着细雨 枉将泪眼望南云:白白地用眼泪望着南边的云雾 梦魂不度梅花岭:梦中的灵魂不能穿越梅花岭 翠羽双飞,素馨千顷:翠鸟的双翅在空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