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园亭禊事收。那时扶病送、上兰舟。千丝万绪在心头。方寸地,著得许多愁。
风雨几曾休。怪来人意冷、似新秋。晚天莫倚最高楼。楼下水,一曲断肠流。

小重山·扶病

【注】迟:慢。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千丝万绪:形容愁思纷繁。方寸地:心里,比喻心田、心境。风雨几曾休:指人世间的风波和挫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怪来人意冷、似新秋:意思是说,自从人世变得冷酷,人情变得淡薄之后,就像秋天一样,一切都显得那么萧瑟凄凉。莫倚最高楼:不要登高凭栏远望,以免触景伤怀。楼下水,一曲断肠流:指流水像悲鸣的歌声一样,使人肝肠欲断。

译文

我身体多病,不能像往常那样到园中亭子去参加春祭。那年春天,我因病扶着病体,送别了友人登上兰舟。心头萦绕着千丝万缕的忧愁。我独自站在一片空旷的地方,心里装着许多愁苦。

人生的风雨从没有停止过,人们的感情也从来没有变得温暖过。自从人间变得冷酷无情以来,就象秋天一样,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不要再登高处眺望,因为登高会引起人的伤感。看楼下流水潺潺,就像悲鸣的歌喉一样让人肝肠欲断。

赏析

这首词写于作者病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落寞的情感。

词的上阕写自己因病扶病送别友人登上兰舟的情景。首句“迟日园亭禊事收”,点明时间是春日;“禊事”即“春祭”之意,说明是在清明时节。次句“那时扶病送、上兰舟”,则交代了送别友人的原因,是当时身体不佳。这两句是全词的起笔,通过“迟日”、“园亭”“斋事”“扶病”等词语的运用,勾勒出一幅清幽宁静而又稍带凄清的画面,为全词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下阕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千丝万绪在心头”,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方寸地,著得许多愁”,“方寸地”,指心中之地,即心胸;“千丝万绪在心头”,则是指心中的思绪如千丝万缕般纷繁交错,充满了忧愁。“风雨几曾休”,既写出了人生道路坎坷不平的现实,又表现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怪来人意冷、似新秋”,则更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心冷漠、人情淡薄的不满和失望感。“晚天莫倚最高楼”,则表达了一种孤独寂寞之感。最后一句“楼下水,一曲断肠流”,则是以水声比喻心声,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哀怨之情。

全词通过对自身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世事沧桑以及人心冷暖的深刻感悟和感慨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词人对于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