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恺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属于综合赏析类试题。答题时注意从标题、内容、结构、人物形象、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本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理解诗句大意;二是理解关键词语;三是把握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四是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的情感态度。
江月晃重山 · 月下江行 楚尾平铺银浪,吴头稳挂轻帆。江波不动镜光涵。推蓬望,清露湿征衫。 译文:楚地水边平缓铺展着银白的波浪,吴地江头稳稳挂着轻柔的帆篷。江水平静如同一面镜子倒映出月光,我推开船蓬远望,清澈的露珠打在衣衫上。树影在远处摇曳投射出翠绿的影子,山色在水面上揉动呈现出蓝色的景致。六朝的繁华仿佛一场梦,鸟儿在梦中呢喃细语。模糊处回首望去,不禁想起那江南的水乡风光。 注释:楚尾
【诗句】 深院望王孙,看几处、平芜春草。正萋萋、南浦西堂悄。苔痕印、湘裙扫。 绿遍短长亭,断送尽、行人多少。共愁生、一夜如丝绕。芳茵外、东风晓。 【译文】 我独自在深深的庭院中眺望远方的游子,看到有的地方生长着茂盛的春草。那翠绿的草地覆盖了整个南面的长亭,西侧的堂屋也显得寂静无声。春天的小路上,苔藓的痕迹清晰地印在了湘裙上。 那些绿色的小草已经铺满了长长的小径,它们似乎都在默默地为离去的人送行
杏花天 · 咏千叶杏花 千丝雨湿东风剪。短墙外、红轻翠软。绛绡重叠胭脂浅。艳夺桃花人面。 倚云栽、日边开遍。和笑折、明霞舒卷。一枝妒杀红儿见。沽酒这家庭院。 注释:千丝细雨,湿润了东风的剪刀,剪裁出这一片杏花。矮墙外面,红色的花朵娇嫩柔软,像少女的脸庞一样美丽。红色的杏花瓣像薄薄的胭脂一样,颜色淡雅。鲜艳的杏花瓣好像能夺取桃花的艳丽之美。倚靠着云朵栽种的杏花,在阳光照射下开得满园都是
浪淘沙·七夕新月一弓弯七夕节的夜晚,弯弯新月像弓一样,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鹊桥搭起在银河上,云雾缠绕飘渺如仙境。 天上的时钟怕被打破,所以忘记了滴漏的声音。 莫为见时难,锦泪潸潸 别以为相见很难过,因为眼泪已经流满面颊。 有人依然独自倚着栏杆,若真的一年一次相见。 那胜过人间任何欢乐和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七夕之夜的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喜
《南柯子·春闺》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阕写闺中之景;下阕写闺中之情。全篇以“残梦”为题,抒发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痛苦心情。 柳影笼蛛网。蕉阴映绮窗。朝晖错认是残阳。又是一番残梦,费思量。 【译文】: 柳树的影子笼罩着蜘蛛网,芭蕉叶的影子映照着精致的窗户。朝阳的光芒误以为是夕阳的余晖,再次陷入了一场残梦,令人深思。 清镜慵开匣,青衫慢爇香。惊魂风里絮悠扬
青门引 · 咏玉茎兰九畹芳菲节。绿玉丛中堆雪。湘潭月冷楚烟微,嫣然独对,不遣遗芳歇。 看来啼眼幽姿洁。香色都清绝。粉痕欲印翠袖,轻携一笑佳人折。 注释: 九畹芳菲节:指农历四月,是兰花开放的季节。九畹,古代土地面积单位,约等于六十亩,这里用来比喻兰花的香气浓郁。芳菲,指芳香美好。节,时节。 绿玉丛中堆雪:形容兰花的花朵白如绿玉,密集而美丽。绿玉,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比喻兰花的颜色。丛中
醉花阴·九日饮豫章城楼,和李清照重阳韵 城隅渌水明于昼。烟霭笼晴兽。无恙是黄花,不奈西风,吹入征衫透。 一樽那管身前后。好挹浮丘袖。莫更去登高,满眼江山,赚得人清瘦。 注释: 1. 城隅:城墙角落。渌水:清澈的水流。明于昼:在白天也显得明亮。2. 烟霭笼晴兽:云雾笼罩着晴朗的天空。晴兽:晴朗的天空中明亮的星星。3. 无恙是黄花:没有受到伤害的是菊花。无恙:没有受伤。4. 不奈西风,吹入征衫透
诗句释义 - 滴滴金咏腊梅花:这是一首描写腊梅的诗。"滴滴金"可能是对腊梅花的形容,形容其颜色或香气如同黄金般珍贵。 - 玉人栀貌天然别:形容腊梅花的美丽,仿佛是天工雕琢出来的。"玉人"和"栀花"都是比喻,指腊梅花的美。 - 换冰肌,涂娇额:形容腊梅花的颜色和香气都如同冰一样清澈,又像美人的妆容。"涂娇额"可能是指腊梅花的香气,让人感觉如同美人的脸庞。 - 磬口檀心两奇绝:形容腊梅花的形状奇特
【注释】 劈开双鲤妆台信:拆开双鲤鱼形的信。 报与平安客:寄去给远行的亲人的平安消息。 相思一点,伤心两字,远寄何由得:点一点相思的墨,写上“伤心”二字,怎么寄到远方呢? 东风泪裹珍珠滴:东风送来的泪水像珍珠一样滴落。 和入乌丝墨:用黑墨在乌丝纸上书写。 染处忽惊红,似浓如淡,映桃花笺色:书写时笔触忽然沾上了胭脂般的红色,又好像颜色很淡,和桃花笺的颜色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