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恺
【注释】 1、荡漾:水波荡漾的样子。 2、馀花:落花。 3、镜奁(lián):妆匣。比喻镜台或梳妆台。 4、镇:一直,常常,经常。 5、私幸:私下的恩宠或偏爱。 6、恹恹:形容心情烦闷不乐。 7、阑干:栏杆。 8、髻:发髻。这里指妇女的发髻。 9、别有关心:另有所思,另有所念。 【赏析】 这首《摊破浣溪沙》,是一首闺怨词,抒发了女子因丈夫久去不归而产生的愁绪和幽怨。全词以“闺情”为题
《惜分飞·胆瓶中梅菊》是董元恺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首句释义:“冬尽平芜芳草绿。” 这句描绘了冬天结束的景象,平野上覆盖着草地,随着冬季的消融,草木开始生长出新鲜的绿色。这里的“平芜”指的是平坦的草地,“芳草绿”则形容了草地上新长的草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 次句释义:“开到春梅秋菊。”
水精帘卷东风院。枝上流莺声百啭。绿窗轻,香梦软。清泪朝朝曾洗面。 砌痕深,花样浅。出水芙蕖波溅。绣到鸳鸯偏倦。恼乱针和线。 注释:水精帘,指精美的帘子。东风,春天的东风吹动着帘子,帘子被风吹得轻轻飘起。枝上流莺声百啭,莺鸟在树枝上啼叫,声音美妙动听。绿窗轻,窗户是绿色的,窗扇轻而透明。香梦软,香气弥漫的房间中,美梦如绵,柔软无比。朝朝,每天早晨。曾洗面,曾经洗涤过脸庞。砌痕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语句的理解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月中行春情”是说诗人乘船在江上赏春,月下泛舟,心情愉悦;“和周清真韵”是说诗人与友人周清真相唱和的词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答案】 和周清真韵。葡萄斟满晕流红。初卸蜡光融。游丝轻惹罥雕栊。冷露湿金虫。褪残花事春归去,消几度残月疏钟。罗裙微动骂东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注意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思越人”是词牌名,又名“西子妆”、“思越人·暗想”,双调,六十七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此词写范少伯宅前湖滨风景,抒发了作者对越王勾践功成身退后,其子孙因贪恋权位而遭灭门之祸的感慨。上阕写寻访范少伯的居所;下阕写范少伯的功业和越国后代的悲惨遭遇。全词语言流畅自然,情致缠绵悱恻。 【答案】
碧桃花发人离别。 匆匆又见花时节。 细数花前。 恰值花开未一年。 惊心蜡尽逢春暮。 朔雪严风春里度。 屈指春光。 轻暖轻寒总几时。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1句: 碧桃花开,象征着离别的开始。 - 关键词: 碧桃 - 一种颜色鲜艳且常被用来象征春天和希望的花。 - 花发人离别 - 描述因花的绽放而引起的情感分离,如古诗中常见的“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第2句: 见到花的同时,时间也在悄然流逝。
【诗句释义】 1. "绿阴垂,鲛帕展":绿色的树荫垂下来,像一块蓝色的丝帕展开。鲛帕:一种用蓝色丝线织成的薄纱。 2. "满架浓香开遍":整个架子充满了浓郁的香气。 3. "凭栏索笑倩人扶":靠在栏杆上想要笑出声,让人扶着。 4. "斗帐流苏初卷":斗帐的流苏刚被卷起。斗帐:古代女子的一种装饰华丽的帷帐,通常由四角相连的细竹条编织而成。 5. "玉容娇,檀晕浅":她的面容如玉石般娇媚
【诗句注释】 满宫花:一种古代汉族宫廷乐曲名。 酴(tú)醾:荼蘼的别称,又名山石榴、酸角刺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有白色、黄色和红色等。 遥相顾:互相望。相顾,互相看。 暗柳浓:指杨柳树茂密的样子。 西风回首不胜悲:形容西风吹来时,回头望去,不胜悲伤。 帘卷晚天疏雨:傍晚时分,天空中稀疏地飘着一些细雨,帘子被卷起遮挡风雨。 【译文】 春天将尽,我们相互凝望,在花暗柳浓的地方。西风吹过
玉京人去秋萧索。愁眉敛翠春烟薄。倚兰桡,卷珠箔。前事岂堪重想着。 酒醒情怀恶。灯背小窗高阁。离魂何处飘泊。柳阴烟漠漠。 注释:玉京人去秋萧索。玉京:指京城长安。萧索:冷落,凄凉。愁眉敛翠春烟薄:眉头紧锁着,就像春天的烟雾一样薄。倚兰桡,卷珠箔。前事岂堪重想:前事:往事;重想:重新回想;岂堪:哪里能够忍受。 酒醒情怀恶:酒醒了,心情更加不好。灯背小窗高阁:灯影映在窗户上,显得高而幽暗。小窗
【注释】 忆汉月:泛指思乡怀人之情。 岭南:指南方的五岭以南地区。芭蕉:一种热带植物,叶子绿色,花小,果长椭圆形,可食,皮有苦味。 结就累累堪数:芭蕉叶成丛结集在一起,像数不清的珍珠。 绿阴满地:指茂盛的芭蕉叶遮蔽了地面和天空。 丝缕:丝线。 细把:慢慢地拿。 几夜:几天几夜。 春情机杼:比喻织布时的心情。机杼,织布的工具。 故乡风动北窗时:家乡的风吹过窗户。 更着:加着,添着。 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