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兆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从诗歌的主题、意象以及表达技巧等角度进行分析判断。 “秋夜独坐”,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心情。诗人身处秋夜,独自静坐,这是首诗描写的主要事件。“处世虽等伦”是说诗人处在一个社会环境中,和其他人一样生活着。“等伦”指同辈,即“同辈”。这句诗表明:他与别人一样生活。 “静躁各殊寓”,意思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全篇共四十二句,每两句一联,共分八组。 诗句解析: 1. 汉皇曾读《南华》第一篇,却慕吸风饮露姑射之神仙 - 汉皇曾经读过《南华经》的第一篇,但却向往像姑射山上的仙人一样能吸风饮露。 2. 神仙台起建章里,高悬铜盘金茎于寥廓之中天 - 神仙台上建有一座高台,在广阔的天空中悬挂着一个金盘状的铜柱。 3. 和琼膏,壑灵液,九转丹成,一朝形释 - 喝下和琼膏(一种仙药)
初冬宿二林居夜起走笔简秋士 朔风惨凛寒更逼,残叶萧萧砌阶积。 揽衣起步月初上,寥天夜气澄虚白。 予怀浩浩何所营,月影徘徊如有情。 板桥南畔无家客,谪弃人间处士星。 诗句注释 1. 朔风惨凛寒更逼:描述初冬时节的寒冷气息,“朔风”即北方的寒风,“惨凛”形容其强烈而冷冽。 2. 残叶萧萧砌阶积:描绘初冬的景象,树叶凋零,堆积在台阶上,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3. 揽衣起步月初上:诗人起床后
【诗句释义】 彭园即事呈二林先生:这是诗人在彭园即景而作的诗。二林先生,即林逋,宋代著名隐士、诗人。他隐居杭州孤山,自号“和靖先生”,世称“白公”或“林和靖”。公元1025年(北宋皇祐元年)卒,终年63岁。 雨歇天初霁,间园翠满庭:雨停后天空刚刚放晴,庭院里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片云空际落,好鸟静中听:一片白云飘然降落在天空,静静地听着鸟儿婉转的鸣叫。 以我得无得,相于形所形
【注释】: 浈(qín)江:古水名,即赣江。 书堂:指书院。 厜㕒:即“厜𪾏”,石名。 弹子矶:在江西新昌西南,有奇岩怪石。 天工:天然造化。 麑䴠(niǎo huán):山兽名,形似鹿而小,毛黑色,善攀树。 乳窦:石穴。珥(ěr)抱:环绕。 邪许:方言,同音于“邪许”。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赣江时。诗中对岩石的描绘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如第一句“石形瑰特凌苍昊”
重九后溪南采杞菊追和张永夫 诗句: - 杪秋物候变,霜寒悴草木。 - 注释:杪秋,指深秋;物候,指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悴,意为枯萎;草木因霜寒而变。 - 生人多所营,岁月嗟已促。 - 注释:生人,即普通人;营,经营、操持;岁月,时间;嗟,叹息;已促,意味着很快、很快就要结束。 - 间行绕溪南,沿流有杞菊。 - 注释:间行,意为在田间或路边行走;绕溪,沿着溪流走;杞菊,这里指的是枸杞和菊花。
【赏析】 “一从故人别,想念勿经岁。”此二句是说自从与友人分别以后,思念之情便如长流不息的河水。“勿”通“暮”,即“不”,表示程度;“经岁”意谓过了一年。“径草含微馨,林月生空籁。”意思是说,小路上的野草散发着幽香,树林中明月发出清幽之声。“欲往访元踪,寒山白云外。”意思是说,我打算去寻访这位隐士的踪迹,他住的地方在寒冷而高耸的山峰之旁的白云之中。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注释】 一
《拟唐人春宫曲》赏析 《拟唐人春宫曲》,一首清丽脱俗的诗作,作者任兆麟。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充满生机的春天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古色古香的宫廷之内,感受着春日的美好。 首句“景阳钟起散宫鸦”,以晨钟之响开启诗篇,营造出一种静寂而又庄重的气氛。景阳钟,是古代皇宫中报时用的铜钟,其声悠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散宫鸦”则形象地描绘了钟声响起后,宫内的乌鸦纷纷飞出的景象,既生动又富有象征意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柳、莲、花、鸳鸯等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景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首二句说不要裁树莫种莲,杨柳春风赠离别,芙蓉秋水空婵娟。柳树象征着青春,是离别的象征,柳絮飘飞则表示离别。莲象征纯洁的爱情,而荷花则是爱情的载体,所以不要种莲,以免成为离别时伤感的象征。“杨柳春风赠离别”一句中,杨柳是春天的特征,春风吹拂则表示别离,杨柳还常常用来比喻友人或爱人
【注释】: 君:指你,代指友人。浙江:指浙江省。江右:指南方地区。 吹篪:古乐器,形似竹笛。吴门:今江苏苏州市,因春秋时吴国在此地建都而得名。 秋江冷:形容江水清冷。去去:频频往返。烟波:雾气弥漫的水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友人即将归江右,次句写朋友自南而北,三、四句写他此次归乡,心情舒畅,五、六句写朋友归后将买钓艇在烟波中垂钓,以消遣时光。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