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秋物候变,霜寒悴草木。

生人多所营,岁月嗟已促。

间行绕溪南,沿流有杞菊。

可以制颓龄,采之不满掬。

所愿诚非奢,有得已盈欲。

缅维锄茅人,此焉亦可托。

重九后溪南采杞菊追和张永夫

诗句:

  • 杪秋物候变,霜寒悴草木。

  • 注释:杪秋,指深秋;物候,指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悴,意为枯萎;草木因霜寒而变。

  • 生人多所营,岁月嗟已促。

  • 注释:生人,即普通人;营,经营、操持;岁月,时间;嗟,叹息;已促,意味着很快、很快就要结束。

  • 间行绕溪南,沿流有杞菊。

  • 注释:间行,意为在田间或路边行走;绕溪,沿着溪流走;杞菊,这里指的是枸杞和菊花。

  • 可以制颓龄,采之不满掬。

  • 注释:颓龄,指年老体衰的状态;采之不满掬,意为采摘枸杞和菊花的数量不多,以至于不够一捧。

  • 所愿诚非奢,有得已盈欲。

  • 注释:所愿,指的是愿望;所求并非奢侈之物;虽有所获,但并不过多,只是满足了自己的一点欲望而已。

  • 缅维锄茅人,此焉亦可托。

  • 注释:缅维,意为怀念、思念;锄茅人,指辛勤耕作的人;此焉,这里;亦可托,也可以寄托、安放。

译文:
深秋时节,大自然的变化让人感受到了季节的更迭,万物因为霜寒而凋零。人们往往忙于生计,感叹时间的流逝。我们走在田间地头,寻找着枸杞和菊花。虽然这些植物并不能解决我们的衰老问题,但我们仍然愿意采摘它们,因为它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丝慰藉。我们怀念那些辛勤耕作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在这里可以得到安放,他们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自己人生状态的感慨。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同时,通过表达人们对于生活的不同追求,诗人也反映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诗中的“所愿诚非奢,有得已盈欲”,更是传达了一种简单生活的理念,强调了内心的满足感远胜过物质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