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奎
【解析】 本诗题写《金兰图》,是借物喻人的写法。前二句“托根在空谷”,以“金兰”为托根,以“空谷”比喻其生长环境,表明其高洁、清雅的品格;三句“何人撷其芳”,以“何人”为托根,以“芳”比喻其芬芳的品格,表明其高洁、清雅的品格;后二句“置之黄金屋”,以“黄金屋”比喻其高贵的地位,表明其高洁、清雅的品格。 【答案】 译文:英姿飒爽的君子,托根于空谷之中。有谁采撷其芳香,将它置于华贵的殿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张将军之京》。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送张将军之京 曜灵启旸谷,春云曳华旌。 将军奉明诏,揽辔出严城。 风吹杏雨白,火改榆烟青。 仪凤五色羽,神驹千里程。 论功锡重爵,远迩振英声。 注释与赏析 1. 曜灵启旸谷: - 曜灵:指日月星辰之光,这里用来比喻将军的英勇。 - 旸谷:古代神话中日出之处,这里借指京城。 2. 春云曳华旌: - 春云:春天的云彩,轻盈飘逸
【赏析】 这是一首送岁贡生之京的诗。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诗人送子行前的情景:一年之初才过五日,春天的阳光就已微微透出青光;回塘夜来下雨,碧波荡漾。后六句描写了诗人送子行时的情景:早晨登舟启程,船儿翩翩向京师进发;官差护送,酌酒饯行,黄金卮满;师友送别,歌声载道;乡老夹道欢送,春旗飘扬。最后两句,诗人祝愿儿子飞上凤池,高扬志气;要与古人为友,学习古贤明哲,成为有用之材。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真意切
这首诗名为《得雨》,是一首描写夜晚听到凉雨声而感到欣慰的诗。 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夜闻蕉叶声 - 在夜晚听到蕉叶的声音。蕉叶可能指一种植物,叶子的形状像蕉。 2. 秋至得凉雨 - 随着秋天的到来,天气变凉,下起了凉雨。 3. 推窗云气暝 - 推开窗户看到云朵,天色变暗。 4. 枕簟净无暑 - 枕头和席子都变得清凉,没有热的感觉。 5. 竹间萤火度 - 在竹子之间看到了萤火虫的光。 6.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今日惨不乐,忧来郁无端。 今天心情非常不好,忧愁突然而来没有缘由。 - 注释:今天,即“今”。惨(sǎn),悲伤、不快乐。 - 赏析: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忧虑而心情低落的状态。 2. 华堂秉明烛,思奉君子欢。 华丽的厅堂内点着明亮的蜡烛,我怀着一颗喜悦的心情希望与君子共饮。 - 注释:华堂(华丽大厅),秉(持),明烛(明亮的烛光)。 - 赏析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作者不详。诗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哲理。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1. 青青江上蒲:青青江上蒲,青青指的是颜色鲜亮,江上蒲指的是生长在江边的蒲草。这一句主要描述江边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2. 宛宛水中鱼:宛宛水中鱼,宛宛指的是姿态优美,水中鱼指的是在水中自由游弋的鱼。这一句主要描绘了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诗句逐句释义及译文 1. 牛背稳于马 - 牛:指牛。在古时候,牛因其耐力和力量而被用于运输和耕作。 - 马:与“牛”相对应,此处可能指的是另一种牲畜,如骡子或驴,这些动物通常被用作骑乘工具。 2. 骑过南山下 - 南山:指的是位于某地的南边山脉。 - 骑过:骑马穿过,表示一种行动或经历。 3. 竹鞭三尺长 - 竹鞭:用竹子做成的长鞭,常用于骑在马上控制马匹。 - 三尺:古代长度单位
【注释】 皎皎 ——光明的样子。连城璧:比喻美玉。 乃在巨璞中:指卞和氏的璞玉埋于大山之中,经楚王、赵王、秦王等多次剖视而未得其玉(皆因是真玉)。 甘与燕石同:指卞和氏之玉被误认为燕国的石头,后终被识破。 抱泣秋山空:指卞和氏抱恨痛哭于楚山之上。 【赏析】 《古意》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古人故事抒发了对世事的愤慨和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第一句“皎皎”二字,以光华四射、晶莹剔透的璧玉来比喻贤能之士
【注释】 题三桂堂: 题写在三桂堂门上的对联。三桂堂:旧时私宅名,此处指作者的家。生儿贵生男: 旧时认为男性为正室所生,是家中的继承人,因此重视生儿子。男可应门户: 男孩子长大后可以继承家业,有作为。种树当种桂,桂能耐寒暑: 因为桂花不怕寒冷,四季常青。君家有三儿,一一青琼枝: 三兄弟都有美好的前程。一一青琼枝:指三个孩子都长得像桂树上的青枝一样美丽。骑竹相娱嬉: 骑着竹子相互嬉戏打闹
这首诗以青鸟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次友人韵(次韵):这是一首应和友人诗作的七言律诗。 2. 青鸟海上来:描绘了一幅青鸟翱翔在海洋上的生动画面,象征着远方的友情。 3. 五采何翩翩:形容青鸟羽毛的颜色斑斓,如同翩翩起舞一般。 4. 口衔三素云:比喻青鸟嘴里叼着的云朵,象征着友谊的美好。 5. 满几生晴烟:意味着青鸟的出现使得书桌上充满了希望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