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奎
高高铜雀台,望望西陵墓。 翠辇不归来,空帏愁日暮。 花落不返柯,水流无回波。 月初与十五,歌舞奈君何。 译文: 在高耸入云的铜雀台中,我遥望着远方的西陵墓地。 翠绿的车辇不曾归来,空荡的帷帐伴随着日落而显得愈发忧愁。 花儿凋谢了也不回头,江水流动也不见回流之波。 到了月圆之夜和十五的夜晚,我的歌舞又能如何,来慰藉你那颗被囚禁的心呢? 注释: - 高高: 形容铜雀台很高大。 - 望望:
诗句释义: 1. 沐浴子 - 这里的“沐浴”可能指的是洗头、洗发,也可能是指沐浴在阳光或月光下。 2. 沐发恶蒙尘 - 头发被污垢弄脏了,形容人长时间未洗发或不注重个人卫生。 3. 振衣贵自洁 - 振衣是指整理衣服,这里强调的是保持衣着整洁的重要性。 4. 何以清我心 -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我的内心变得清净呢? 5. 长空有明月 - 长空中只有明亮的月亮,形容环境清幽、宁静。 译文:
【注释】 贱妾:地位低微的妇女。所居:住处。中堂:内室。女子不出门,肯离慈母傍:指女子在家中,不愿远离母亲。十三:女子十五岁。织素、绣得金鸳鸯:指织布和刺绣女工活。金鸳鸯:用金线绣成鸳鸯图案。十五:女子十五岁。夫婿:丈夫。双明珰(dāng):耳环。芙蓉:荷花。秋镜:指镜子。自倚颜如花,不识郎心性:指女子依偎在男子身旁,却不理解男子的心思。嫁鸡逐鸡飞:女子出嫁后就像鸡被放飞一样,不能自主
诗句释义 1 妾薄命 - "妾"是古代对年轻女子的一种称谓,这里指诗人的爱人。"薄命"意指命运不济或命运多舛。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无力感和对命运的感慨。 2. 何足嗟 - "何足"意为不值得,"嗟"是悲叹的意思。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不幸遭遇的自我评价,认为这样的境遇并不值得关注或感到悲伤。 3. 妾愿如墙下草 - "如"作比较连词用,"墙下草"则比喻那些在墙根处生长
杞良妻 一哭长城裂,再哭长城崩。 长城窟中水,夜夜闻啼声。 哀哀双泪血,洒向城上月。 长城若不倾,何由见夫骨。 译文 当妻子的哭泣声响彻夜空,她的声音如同刀割一般,令人心碎。她的泪水如泉涌般不断流淌,每一滴都像是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她的哭声在长城的深处回荡,仿佛是一首悲怆的挽歌。每当夜深人静时,她都会站在城墙之上,仰望着星空,泪水与月光交织在一起,照亮了她悲伤的脸庞。 注释 -
【解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表达了女子对出走的丈夫的思念之情。首句“自君之出矣”,是全篇的发端,也是整首诗的中心,是女子在等待中发出的第一个疑问。第二句“我琴不曾弹”是对第一问的回答,说明女子已经等了很长时间,可是丈夫仍然不归。第三句“弦中哀与乐,只在转指间”,进一步描写了女子的孤独、寂寞与痛苦。第四句“蛾眉向谁画”承接上句之意,指出自己只能对着镜中的倩影,描画自己的眉毛。第五句“思君如明镜”
这首诗是一首情诗,通过公和妾的对话,表达了公和妾之间的爱情。下面是诗句的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公无渡河,河流如雪山,出门滔天行路难。 注释:公(丈夫)没有过河,河流像雪山一样高,出门就要面对茫茫的河水,道路艰难。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公在渡河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突出了他的处境艰难。 2. 公不听妾语,被发佯狂向何许。 注释:公不听妾的话,头发披散,假装疯狂地往哪个方向去。 赏析
注释:贱妾的家在哪里?家在空荡荡的闺房中。女子不出门,容颜无人知晓。一朝嫁了夫婿人,不久又生别离情。流水逝去永不返,浮云无定姿。 妾居非无所,但妾心良独苦。希望像松树上的萝一样,不离树根土。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女子的悲凉和无奈。她在家中过着空虚无聊的生活,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然而,她并不感到孤单或痛苦,因为她仍然拥有一棵松树,就像她与丈夫之间的感情一样,虽然经历了分离,但最终还是会回来
这首诗是一首传统的祭祀诗,描绘了一个农村社区在丰收季节举行祭祀仪式的情景。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1. 坎坎鼓,祀田祖。(1) - 坎坎鼓:使用鼓声来表达对田神的尊敬与祈求。 - 祀田祖:祭祀田地之神,即田祖。 2. 新酒在盂豚在簠,阿翁呼孙儿馌妇。(2) - 新酒在盂:准备新酿的美酒,用以献祭。 - 豚在簠:指盛有猪肉的器皿,通常用于供奉祖先或神灵。 - 阿翁呼孙儿馌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田家二首·其一》。以下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低田水深愁没稻,高陇地乾多稗草。 译文:低洼田地里的水很深,担心水稻被淹死,高高的田垄干枯了太多杂草。 注释:低洼田地的水深,意味着水稻可能无法生长;而高田中的杂草过多,说明田主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 2. 地势由来苦不平,农家辛苦何时了? 译文:地形本来就很不平,农民们辛勤劳作何时才能结束?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