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
这首诗是一首词,其内容主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相聚饮酒、回忆往事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听秦地乌啼,看汉朝月升,每年岁岁都如此情苦。 说甚灯期,在窗下短檠炷火取暖。 少年时南陌遗香,旧欢如梦,叹和梦也无寻处。 徒然怀古,又见柯烂棋残,伊凉换新谱。 茸帽插梅边,随意舞花。 人生离合何常,明年今夜,再共樽酒论文否? 注释 - 秦乌
注释: 1. 夜里的蜡烛一直到天亮才熄灭,春天的花遇到秋天就凋谢。 2. 金石虽然很坚硬,但也会随着时间消逝。 3. 修炼到九转神术很难成功,人的寿命也不过百年之长。 4. 况且遭遇着天地闭塞,又逢圣人隐退不问政事。 5. 我怎么可能不尽情享受欢乐呢?只是因为常常感到悲哀和怜悯。 6. 喝酒吃绮纨,大笑于陵阳生蚯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之作。诗的前四句写景,以夜烛、春华
临江仙 赠别旭东 一盏孤山新岁酒,多情来别梅花。恨无红袖拨琵琶。 愿君题醉笔,粉壁待笼纱。风雪此行须自重,五湖去未携家。神州正是乱如麻。 重飞辽海鹤,城郭总堪嗟。 注释: 一盏孤山新岁酒,多情来别梅花。恨无红袖拨琵琶。 注释:在孤山上的新年美酒旁,多情的人们来告别梅花。可惜没有能弹奏琵琶的歌者。 愿君题醉笔,粉壁待笼纱。 注释:希望你能用醉笔挥毫,将这美好的时刻留在粉壁上,让它等待被纱笼罩。
诗句:倒金尊,摇玉尘,花底越吟苦。 译文:我倾倒着金樽,摇晃着玉杯,在花丛中吟咏着诗歌,心中充满了苦涩。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元宵节夜晚的孤独和寂寞,通过倒金尊、摇玉尘等动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通过对月夜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注释: 我斟绿酒,卿倚红腔,且慢归去。 我端着绿酒,你靠着红调,暂且不要回去。 小劫华严,牢落一般情绪。 小小的劫难后,我们的情感都变得一样了。 耳畔琵琶胡语咽,何心金屋深深住。 耳边是琵琶声声入耳,为何还要在深深的金屋中居住? 怨佳人甚东西沟水,便吟愁句。 怨恨那个美丽如玉的佳人,就像那西边的水一样,让人感到惆怅,于是吟出一首首愁肠百结的诗句。 看满目江山摇落,谁解吹红?
注释: 1. 垂杨碧:指的是杨柳的绿色。 2. 风似剪,剪出万千金线:风吹动柳枝,就像剪刀一样剪出了无数金色的柳丝。 3. 无力解将斜照绾:柳树无法抵挡斜阳的照射,被阳光缠绕。 4. 笛吹春又晚:春天已经到了傍晚时分,但是笛声还在吹奏。 5. 不种灵和前殿:没有种植灵和前殿的柳树。 6. 舞断柔腰谁见:舞动的柳树枝条已经折断,谁能看见? 7. 替诉长亭攀折怨:替柳树诉说长亭被攀折的痛苦
湘春夜月 用黄雪舟韵,送献堂西游中国,时南北方倡分立 译文:在湘江边观赏春天的夜晚的月亮,用黄雪舟的诗韵来表达送别的心情。此时南方和北方已经各自独立,形成了不同的政权。 注释:湘江,指湖南境内的河流。春夜,指春天的晚上。湘江边,指湘江畔。赏月,欣赏月亮。用黄雪舟的诗韵,是借用黄山谷的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韵脚,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送别,指送别献堂前往中国。南北方倡分立,指的是南宋时期
【译文】: 很久以来,我没有一个好梦。风伯把我的瓦鸳吹到了小溪头上。天应未许,中岁筑菟裘。辛苦牵萝重补屋,天寒倚竹堪愁,一枝栖息拙于鸠。万间广厦,奢愿若为酬。 【注释】: 1. 久矣吹尘无好梦: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好梦了。久矣,已经。 2. 奈何风伯相仇:怎么能够怪罪风伯呢?风伯,神话中的风神。相仇,相互仇视。 3. 瓦鸳飞遍小溪头:瓦鸳被风吹到了小溪头。瓦鸳,一种用瓦片做的鸟。飞遍,遍布。 4.
“嫣然初破东风笑”,这句诗通过描绘杏花在春风中的绽放,生动地传达了杏花的娇艳和春意的盎然。其中,“嫣然”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杏花开放时的姿态,仿佛是在微笑一般,充满了生气。而“初破东风笑”则描绘了杏花在春风中逐渐开放的情境,给人一种温暖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 接下来是:“宋墙畔窥臣娇小。”这句诗以拟人化的方式,赋予了杏花以人格化的特质,使得杏花仿佛有了自己的情感和姿态
临江仙 其二 小筑四阕少许先畴都在此,蛟龙与我相争,欲凭竹石作干城。 朝来尾角,黄鹄报波成。 力挽狂澜吾辈事,区区田舍犹轻,思将恨海总填平。 临流踯躅,岂是羡鱼情。 注释: 1. 少许先畴都在此:少量先人的土地都在这里。这里指的是诗人曾经拥有或者熟悉的土地。 2. 蛟龙与我相争:形容地势险峻,像蛟龙一样难以攀登或征服。 3. 欲凭竹石作干城:想要凭借竹子和石头作为防线。 4. 朝来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