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似剪,剪出万千金线。
无力解将斜照绾,笛吹春又晚。
不种灵和前殿,舞断柔腰谁见?
替诉长亭攀折怨,枝头莺百啭。
注释:
- 垂杨碧:指的是杨柳的绿色。
- 风似剪,剪出万千金线:风吹动柳枝,就像剪刀一样剪出了无数金色的柳丝。
- 无力解将斜照绾:柳树无法抵挡斜阳的照射,被阳光缠绕。
- 笛吹春又晚:春天已经到了傍晚时分,但是笛声还在吹奏。
- 不种灵和前殿:没有种植灵和前殿的柳树。
- 舞断柔腰谁见:舞动的柳树枝条已经折断,谁能看见?
- 替诉长亭攀折怨:替柳树诉说长亭被攀折的痛苦,表达哀怨之情。
- 枝头莺百啭:在枝头上的黄莺鸣叫了一百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柳诗,通过对柳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首句“垂杨碧”描绘了一幅杨柳垂挂着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的感觉。接着,诗人用“风似剪,剪出万千金线”形象地描绘了春风的力量,将柳枝吹得如同金线一般美丽。这里的“风似剪”是一种比喻,将春风比作剪刀,巧妙地描绘了春风的威力和美丽。
第三句“无力解将斜照绾”则描绘了柳树无法抵挡斜阳的照射,被阳光缠绕的情景。这里的“绾”是指缠绕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个词语,表达了柳树被阳光照射得无影无踪的无奈和悲伤。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诗人对柳树命运的感叹。第四句“笛吹春又晚”暗示着春天已经过去了,但人们还在吹笛子,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第五句“不种灵和前殿”,意味着柳树没有被种植,无法享受到前人的智慧和恩泽。第六句“舞断柔腰谁见”,则进一步描绘了柳树无法继续跳舞,只能折断柔美的腰肢,让人们难以见到其风采。
最后两句“替诉长亭攀折怨,枝头莺百啭”则表达了柳树为长亭所遭受的痛苦而感到哀怨,同时描绘了黄莺在枝头上欢快地鸣叫的景象。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柳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