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嵲
秋怀二首 浙江十月菊犹斑,客御貂裘未觉寒。 迟暮更知为客恶,羁穷犹自借书看。 朔风几夜驱鸿雁,苦雨惊时损蕙兰。 安得雀离三百尺,一超纡谲破忧端。 注释: 浙河:浙江。 十月:农历十月,指深秋时节。 客御貂裘:客人穿着皮衣。 迟暮:老年。 苦雨:连绵的细雨。 苦雨惊时:连阴雨使蕙兰受损。 安得:哪里能够。 三百尺:比喻极高之处。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思考的诗歌
【注释】麻子山:位于四川彭水自治县境。平地已有春意指平川地区已是春天,而麻子山却还寒冷;“冰花”指雪花。柴门:柴草编的门。 【赏析】首联写入冬以后麻子山的雪景,大雪纷纷,平地已有春意,而这里却仍然寒气逼人。颔联写诗人因思乡而饮酒,又因酒醉成诗,以饮酒和作诗排遣乡愁,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凄苦。颈联写作者在冷寂的环境中观赏修篁(竹林),欣赏月夜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尾联写诗人独酌无兴而惆怅
送赵郎二首 匡山太白书淫久,不但天才盖一时。须慕更生勤博古,莫师长吉祗为诗。八砖学士多时誉,七步贤王有令资。数子风流君可致,剑门他日看雄辞。 译文: 匡山太白的书卷已经翻阅很久,他的才华不仅在一时之内无人能及。我希望你能像更生一样勤奋好学,广泛涉猎历史典籍,不要仅仅满足于诗歌的创作。八塼学士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四方,而七步贤王也有着非凡的才能和资质。这些年轻人的才华将会在你的引领下逐渐显露
余于今年二月初一日夜梦中与刘彦礼兄弟水边饮酒赋诗曾记所作元八句忘其馀今足成之 梦里相逢竟是非,人生皆梦亦何疑。 花边置酒行杯速,石上听泉得句迟。 千里幸能申阔积,一欢何必是前期。 谛观石火光中事,虑不长于未觉时。 注释: 1. 今年:指今年的二月初一。 2. 水边:指水边的地方。 3. 梦中:在梦中。 4. 刘彦礼兄弟:指的是刘彦和李德裕的弟弟李宗闵。 5. 元八句
过郧乡 孤城寂寂枕江湄,万室烧余事可悲。 故老归来泣环堵,行人伫立问遗基。 年华只觉凋容鬓,花鸟何曾管乱离。 依旧汉傍春事好,野桃开尽暖风迟。 译文: 在郧乡这座孤城,寂静地卧枕着江边,曾经万户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令人感到可悲可叹。 故旧之人归来,他们环顾着自己的家园,不禁泪水纵横,因为那些曾经热闹的场景已经荡然无存。 而那些远行的旅人,站在这片废墟上久久不愿离去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殊方秋尽怯登临,万里屯云结岁阴。 - 解释: 在异乡的秋天到了尽头时感到畏惧,因为万里之外的天空布满了乌云,似乎预示着一年的结束。 - 关键词汇和注解: - 『殊方』:不同的地方; - 『秋尽』:秋天结束时; - 『怯登临』:因害怕而不敢轻易攀登或进入; - 『屯云结岁阴』:天空中的乌云密布,象征着岁月的累积,暗示时间已到一年的最后一季。 2. 崖壁𡷸岈知禹绩
这首诗是作者在永睦县高斋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首句“沓嶂宽围巴水通”,描述了高斋周围的山峦连绵,巴水从远处流来,形成了一片宽广的水域。这里的“沓嶂”形容山势层叠,“宽围”则描绘了水的广阔,“巴水通”则强调了河流的流向。这些词语共同营造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 第二句“登临眼界浩无穷”,诗人登上高斋,放眼望去,视野开阔
诗句释义 1 霜风吹日下长原,夔子城荒灌木繁。 - 霜风吹日: 天气寒冷,霜冻使得天空显得更加清冷和明亮。 - 下长原: 指的是在广阔的平原或原野之上。 - 夔子城: 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是指某个古代的城池或地方。 - 荒灌木繁: 形容荒凉,草木丛生,景象萧条。 2. 东去诸山朝峡口,西来众水会关门。 - 东去诸山: 指从东方来的群山。 - 朝峡口: 朝向着峡谷的入口。 - 西来众水:
以下是对《送赵郎二首》的逐句释义: - 第一首:描述了作者对赵郎在剑门的期待,以及他对赵郎未来成就的赞赏和期待。 - 第二首:表达了诗人对于赵郎才华的赞赏和对他未来的祝福。 译文: 乱离何处托浮生,羡子今为剑外行。异县频年多送远,中原何日见承平。云开垄首河山迥,月出巴江阁道横。此别相逢定何许,各须努力待时清。 注释: - 乱离:混乱、战乱。 - 异县:不同的县。 - 剑外行:剑门之外的地方。
这首诗是诗人在宜都(今湖北宜都)泊舟时所作。首联写诗人两年来在峡内生活,感到拘束;今日则在江湖之中,心境开朗,感到渺茫。颔联写夕阳映照晴鸥,晚霞辉映江面,波光粼粼。颈联写远望他处,只见层层叠嶂,故乡的山峦依稀可见,而自己的家乡依旧如旧。尾联写自己思念故乡,不由泪下,并非因为风树使心伤,是因为离乡太久,思乡之情无法抑制。 译文: 二年峡内生活感到拘束,今天在江湖中心情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