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
春雨夜如何。花靥红多。窗前黄鸟数声过。斜挂氅衣初睡起,日上庭柯。 译文:春天的夜晚,雨水滋润着大地,花儿的红润面颊显得格外鲜艳。窗外传来几声黄莺的叫声,让人心情愉悦。我斜倚在披风上刚起床,阳光已经照射到庭院里的树枝上。 注释:1)春雨夜如何:春天的夜晚。2)花靥红多:指花朵红润的脸颊像美人的面颊一样鲜艳。3)斜挂氅衣初睡起:斜靠着披风,刚刚醒来的样子。4)日上庭柯:太阳高悬在庭院的树梢上
这首诗描述了杨公(杨士奇)的寿宴盛况。诗中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展现了杨公的威严和地位,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意和祝福。 我们来看第一句:“天启家筵,连开寿域,总值芳辰。”这里提到了“天启家筵”,可以理解为杨公的寿宴是在天启年间举办的,而“连开寿域”则意味着这个寿宴连续举办了多次,每次都在美好的时光中举行。这里的“芳辰”指的是美好的时光,也就是寿宴举行的时候。这一句描绘了寿宴的规模盛大
秋意到郊亭,水褪沙汀。金茎香泻瓮头青。柱杖西畴看稻了,细检丹经。 蒲柳最先零,羲驭难停。旧时交友似晨星。惟有黄花开更好,多谢园丁。 注释:到了秋天,我来到郊外的亭子里,看到河水已经变得清澈,河岸上的沙滩也变得干枯。金制的器皿里还残留着酒气,就像从瓮口倒出一样。我在西面的田野上拄着拐杖看庄稼,发现稻谷已经成熟了。我仔细地检查了手中的《周易》,希望有所收获。 蒲柳最先零,羲驭难停。旧时交友似晨星。
【注释】 ①七十高年:七十岁的人。高年,指年纪大。 ②冰壑:冰的山谷。比喻深谷幽岩。 ③重逢华旦:又逢新年。华旦,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④句曲道人:道教传说中句曲山的仙人。朝送酒:早晨有人送来美酒。 ⑤武夷仙子:传说中的武夷山仙女。晴张幔:晴朗的时候张开帘幕迎风而立。 ⑥望弧南:在南方天空看到老人星。望,看。弧,即“弧”字形的北斗七星。 ⑦抚桑柘(sāng zhá):抚摸桑树和柘树。桑柘
浪淘沙·十月十四日病中经宿不寐枕上作 风叶走庭阶。月上书斋。隔墙寒影舞松钗。数尽残更人不寐,无奈幽怀。 酾酒断溪涯。题遍苍崖。病来耽误几青鞋。不待一分林下福,也共时乖。 注释:风叶在庭院的台阶上飘动,月亮照耀着书房。隔着墙壁,寒冷的影子在松枝上跳舞。已经数完了剩余的夜更,但人仍然不能入睡,只能无奈地沉浸在内心深处。 斟满一杯酒,切断了溪边的岸边,把酒洒遍青翠的山崖。因为生病,耽误了时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桃源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我们来看第一句:“前村鸡鸣后村应,四山如城石无磴。”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前村的鸡开始打鸣,后村的村民也纷纷回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共鸣。四周的山峦如同一座座坚不可摧的城池,而山上的石头却平整光滑,没有可以攀爬的台阶。这里通过对比和映衬,生动地描绘了桃源村的自然风光和宁静氛围。 我们看到第二句:“男耕女织自春秋
注释: - 花甲才周又一年:六十年,即花甲之年。 - 药轩初度敞华筵:药轩是费司业的字,初度指开始,敞华筵指摆下盛大的宴会。 - 句分池草千金重:形容池中的草,被比喻成千金一样珍贵。 - 春试阶蓂四叶全:春天试官在台阶上发现了四片蓂(一种草),所以用“四叶全”来形容。 - 娱彩服,听朱弦:穿着彩色的衣服,听着红色的琴声。 - 主人如鹤酒如川:主人像鹤一样高洁,酒像江河一样流淌。 -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整体结构。全诗共五段,每一段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主题。 第一段:喜年方耳顺,何遽尔赋归田。想十载红尘,题舆佐岳,连宵清梦,先到林泉。抽身急流而退,任攀辕无计可留延。万里蓬瀛身近,一州父老情牵。 注释:此段表达了诗人对娄公的祝贺之情。他感叹自己的年纪虽然已至耳顺之年,但为何却要急着辞官归田呢?在十载的红尘中,他辅佐过岳王,夜夜清梦都与林泉为伴。然而,当需要抽身离开时
青玉案·哀郭用章佥宪高才无愧霜台佐。荆楚地,人相贺。谁遣阳由滩下过。烟水迷茫,风花飘堕,不及茶毗大。 清流肯受黄尘涴。空怅望、吴山恨无奈。岁月纷纷如蚁磨。夕阳芳草,断蓬孤舵,忍读招魂些。 注释: - 青玉案:词牌名。又名“碧玉词”、“秋夜月”,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转两平韵。 - 高才:才能高超的人。 - 霜台:指御史台。 - 荆楚地:指楚国和荆山一带的地域,泛指南方。 - 谁遣
念奴娇·寿叶文庄公夫人耿清惠公女上舍晨母也 奉萱堂上,人争道、七十古来稀有。满面春潮双鬓雪,天教乐寿。清惠家风,文庄壸政,宦族传来久。喜逢诞日,婺星光,映台斗。 好是一颗明珠,三秋高捷,拟占青云首。膝下诸孙森立,彩服相辉左右。东海桃红,洞庭橘熟,同荐松花酒。愿期千岁,瑶池重会金母。 注释: - 奉萱堂上:指家中有萱草,常以喻母亲。 - 人争道:人们纷纷议论。 - 七十古来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