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洵
注释: 花发沁园春(《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号)室人种玫瑰,五年矣。今春三月始见花,欣喜索题(“花发沁园春”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号) 艳粉朝霞(鲜艳的朝霞,形容玫瑰花颜色), 蕊黄宫麝(黄色的花蕊和像宫妃一样的香味), 倚妆浅笑曾顾(靠在妆容浅笑时,曾经看过) 移根阆苑,选色珍丛(移入皇家园林,选择珍贵丛生的地方), 不管采珠人妒(不理会采珠人嫉妒的意思) 璇闺养护(在精致的房间里养护)休只怨
新雁过妆楼得晦闻书,怅然赋答。 玉合罗囊。红香小、相怜蠹损春装。浣襟兰泚,羞照一水昏黄。倦眼西风谁最念,冻萤带雨弄书光。泪绡藏。 故人惯识,淹过重阳。华堂当时送客,怨背窗暗烛,不照回肠。岁寒身世,歌外落雁清霜。芳尊自吟自泣,任持摺、花前金缕裳。香奁集,算只除彤管,谁与冬郎。 翻译: 新来的大雁飞过了妆楼,听到晦闻的书信,我怅然作诗来回答他。 玉合(盒子)里装满了书信,红色的花朵小,互相怜爱着
注释: 六丑 正啼红满径,绣阁掩、虚廊无月。画阑试凭,年时香尚发。柳带堪结。还是湔裙候,背花临水,荡晓愁空阔。行云冉冉孤城接。镜匣收鸾,罗衣卷蝶。邻箫为谁先咽。算花风廿四,犹解催别。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的某个清晨,看到窗外的景色和听到的音乐,感受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译文: 正啼红满径,绣阁掩、虚廊无月。画阑试凭,年时香尚发。柳带堪结。还是湔裙候,背花临水,荡晓愁空阔。行云冉冉孤城接
诗句输出: 暗尘惊转烛。送华堂归客,春波如曲。笙箫咽寒玉。 译文输出: 暗尘惊动了蜡烛,送走了华丽的大厅中归来的客人,春水宛如一曲悠长的旋律。笙箫声声,仿佛在寒冷的玉石上回荡。 关键词注释: 1. 暗尘:指昏暗的灰尘,暗示环境的不明朗或混乱。 2. 惊转烛:突然之间,烛光被暗尘惊动。 3. 华堂:华丽的大厅,通常指富贵人家或者重要场合的场所。 4. 春波如曲:春天的水面如同一曲悠长的乐章
金盏子 咽曲寒蝉,听倦魂惊换,一年秋色。鸳藓冷流尘,嗟辛苦霜华,素怀能敌。暗香似怨罗屏,整西风巾帻。黄蝶舞、依稀粉裳宫靥,细敲窗隔。 消息。短篱侧。人不见、繁英任弃掷。清尊几回唤起,空憔悴、荷衣野水恻恻。翠微怕有斜阳,付伤心潮汐,寒林晚、还是数点绯霞,漫与妆饰。 注释: - 咽曲寒蝉:形容音乐或歌唱声凄楚悲切如同寒蝉的叫声。 - 一年秋色:形容一年的光阴像秋天一样寒冷和萧瑟。 - 鸳藓冷流尘
摸鱼儿·五月廿五日重过故潘园,女道晖殇后一日也 渐黄昏怨梅疏笛,飘零花片重数。辘轳先听薰风转,门掩翠阴前度。今更误。纵觅得、枝头青子还迟暮。流红漫溯。恁断索银瓶,泪铅金井,空惹坠欢古。 注释:渐渐地到了黄昏时分,那吹着哀怨的梅花和稀疏的笛声,又飘落了多少花瓣呢?我在辘轳旁听到那悠扬的音乐,那是春风在转动着,我推开半掩的门,看到了那绿荫覆盖的小道。现在更让我感到失望的是,即使找到了那枝头上的新叶
探芳信,雪娘病起。重见江湄,一月讹言如隔世矣。紫箫远。又凤翼飞軿,天风吹转。洗梦尘清泚,银河水深浅。人间百感冬温夜,教作良辰看。渐黄昏、隔水初灯,岁华深院。 妆薄泪痕泫,有印粉窗纱,凝香罗荐。莫倚高寒,仙帔绀霞卷。熨怀暗堕金炉烬,漫借笙歌暖。正销凝、那更檐花怨断。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伤春之作。词人以“探芳信”三字起句,点明时间与人物,即“探春”,同时点出地点为“江湄”,这是词人当时居住的地方
瑞鹤仙·辛亥五月晦,感旧园拜张砚秋生日,呈梁节老 江城吹玉断。问春明旧事,梦痕深浅。西州又开馆。 想羊昙归后,泪扉寻遍。荷衣未换。把天上、良辰教看。 只金仙、不管人间,剩与酒杯消遣。 应见。流莺故在,断雨疏烟,岁华凄怨。流尘漫转。画屏外,烛光短。 待黄昏饮散,阑干一霎,路比蓬山更远。正夜廊、无月沉沉,谢家别院。 注释: 【江城】:这里泛指京城。江城:京城。 【吹玉】:指吹奏的乐曲如玉声。
【注释】 虞美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回廊:曲折的走廊。惊秋叶:指落叶。栖香蝶:指停在花瓣上的蝴蝶。明月:这里指月亮。争奈更无一字只清寒:意思是说,尽管有明月相伴,但仍然感到寒冷。清寒:形容冷。玉人:女子的美称。拾起燕支薄:捡起了薄薄的燕支脂粉。燕支脂粉,即胭脂,古代女子用来涂脸的一种化妆品。半晌:一会儿,表示短暂的时间。觉:感到。料应:料想。裙衩:裙子的下摆部分,这里指腰身。依约:大约
注释: 团扇依依,故近人。指美人手中把玩的团扇(团扇)轻轻摇晃着,好像在向身边的人招手。 乍惊零落倍相亲。西风罗额暗生尘。指美人的发髻上插有花钗和步摇等饰物,西风吹来,使得这些东西都落在了地上。 衾薄未成寒夜计,烛光旋觉曙窗分。指因为天气寒冷,所以不能入睡,只能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心事;天还没亮,就起床点上蜡烛,借着灯光看书或写文章。 坐来心事又因循。指读书写字的时候,心中总是想着那些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