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洵
三姝媚 · 七月廿五日,与树园、橘公饮半帆酒榭,追话旧游,黯然题壁 - 疏灯扶梦上。乱风花如潮,暝愁潜长。燕户莺帘,间未霜行柳,对门斜向。倦迹闲云,歌韵歌、孤飞还傍。印粉阑干,犹是当时,分无新赏。 注释:灯光下扶摇而上,混乱的风吹动着花瓣如同浪潮涌动,黄昏时愁绪悄然滋生。燕子的巢穴,黄莺的窗帘,还有那未落的霜冻中摇曳的柳条。我站在门边斜对着。我的足迹像闲云一样飘荡,歌声和歌声交织在一起
【注释】 ①钩帘:挂起帘子。喧暝燕:指黄昏时鸣叫的燕子。絮风:柳絮飘飞。忍问抱愁归:不忍询问自己心中愁闷是因何而来的。“忍”为“怎”,“抱”,为“有”。“愁归”即“有愁归”。②绣尘摇梦短:像绣花一般细腻的梦中景色,在一阵微风吹动下摇荡而消失。③几处垂杨:指几棵柳树。水曲:水曲折的地方。暗鹃(juān)啼:杜鹃鸟在夜间鸣叫。④闲心漫理:指心情闲适地随意排遣。⑤绝尘书幌(xiǎn)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秋蕊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秋蕊香:一种花,又名金盏银台,为秋季盛开的花朵,常用于诗词中形容秋天的美丽。 罨画芙蓉渌水:罨画指的是装饰或绘画的意思,芙蓉即荷花,渌水指清澈的湖水。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湖面上荷花盛开,水面如镜的景象。 风断玉楼歌吹:风中断了楼上的歌吹声,暗示着离别的凄凉。玉楼可能是指某个华丽的建筑,歌吹则可能是指歌声和乐舞。
绕佛阁·荔湾追凉 镜空翳奁。蘋外鹭立,微照溪馆。灯梦摇短。暮凉晕入疏花透窗幔。到门涨满。应恨未解,人事廊远。兰棹柔婉。 注释:水面映着镜子一样的天空。水中的浮萍之外,白鹭站立,夕阳斜照在溪边的亭馆上。梦中的灯光摇曳不定,暮色中清凉的气息渗透进窗户,仿佛花儿也在其中。我来到门前时水位上涨,心中充满遗憾,因为离别太久,人事关系疏远了。兰花般的船儿轻柔而婉约。 坐看浩渺沧波泛颓岸。旧侣怅离索
【注释】 ①绛都春:本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上下片各八句三平韵。 ②己未立春:即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的立春日。 ③珠院:指宫中的御苑。 ④东篱:泛指园中之亭台楼阁。 ⑤烘炉:指春风拂煦,万物复苏。润鼓:春风吹过,水波荡漾,如击鼓声。 ⑥镜奁:镜子。明珠先曙:晨光中露水沾湿了明珠,犹如初升的太阳。 ⑦汉苑:汉代宫殿,此借指皇宫。洞箫:长笛。试东风:试听东风之声。 ⑧流莺:流啭的黄莺。语
【注释】 1. 琐窗寒:唐教坊曲名。又名《梅花落》。因词调以韵脚“琐”字为特征,故称。 2. 寓斋:寄居之所,这里指自己住的小楼。闻:听到。 3. 甓(pì)藓:砖上的苔藓。 4. 檐萝:檐下的藤萝。扫月:拂拭月光。 5. 叶吹重:风吹叶声重复。 6. 匆(chōng):急迫、匆忙。梦转:梦中醒来。 7. 改尽:变尽。绿阴门径:绿荫小道。 8. 掩残书:掩映在残书之中。错翻堕红
【注释】 凄凉:悲苦、凄切。 故国:指家乡。 鹃红着树:杜鹃花开,红花满枝,犹如杜鹃的嘴,红色鲜艳,故称鹃红。 近寻:即就近寻找。 荡魂如墨:形容风雨之声使人惊心动魄,好像有墨汁在心头激荡。 拼掷:抛掷、抛弃。 怪都似、年时未识:奇怪自己和当年一样,不知道珍惜。 林声怨彻:树林里的声音怨愤之情直透至心底。 艳尘:落花如烟,随风飘散。 东君:春神。 倦羽飘摇:羽毛已尽的鸟儿飞得无力。 江潮信息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多表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十二时 恼春心,更无寻觅,猜遍朝朝行止。 诗句中的“恼春心”表达了春天带来的生机和活力,让人难以忘怀。而“更无寻觅”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留恋,他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美好的瞬间。 觉到处、相逢难避。
【注释】 癸卯:宋孝宗淳熙五年。相国寺街:在今杭州市。瑶华:唐代宫苑名,后泛指皇宫。顾视辛丑:谓辛丑年(宋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回銮,即宋宁宗回到临安,驻跸于相国寺街。回銮:皇帝回京复辟。置顿:指设馆。抚事:抚念往事。郁伊:愁闷、悲愤。正不止怀古切声也:即以《解连环》曲调表达对往事的感慨。 梵钟:佛教寺庙中的钟。寒彻:寒冷彻骨。尘微:尘垢。阁:遮蔽。晚吹:傍晚的风。掣:拉紧。背:倚靠
【解析】 “七七”即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六禾约祀周稚圭”一句中“约”指邀请,“稚圭”是唐代诗人张说号,此处借指周稚圭。“生才”指有才能的人。“率拈短韵”意为随意写几句短诗。“丽句”“仙籁分他”“天上今传陌上花”均是关键词。 【答案】 (一)译文:七月七日,与朋友在周稚圭墓前饮酒作乐,未能成行。夜深了,对着蜡烛,感慨怀念那些有才华的朋友,于是随意吟了几首短诗。美丽的诗句,如天上的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