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空翳奁。蘋外鹭立,微照溪馆。灯梦摇短。暮凉晕入疏花透窗幔。到门涨满。应恨未解,人事廊远。兰棹柔婉。
坐看浩渺沧波泛颓岸。旧侣怅离索,静掩书帷添日线。谁耐荡愁西风吹酒面。听暮笛沉沉,银漏催箭。有情才见。记泪蜡纵横,诗思零乱。水天宽、闹红仍展。
绕佛阁·荔湾追凉
镜空翳奁。蘋外鹭立,微照溪馆。灯梦摇短。暮凉晕入疏花透窗幔。到门涨满。应恨未解,人事廊远。兰棹柔婉。
注释:水面映着镜子一样的天空。水中的浮萍之外,白鹭站立,夕阳斜照在溪边的亭馆上。梦中的灯光摇曳不定,暮色中清凉的气息渗透进窗户,仿佛花儿也在其中。我来到门前时水位上涨,心中充满遗憾,因为离别太久,人事关系疏远了。兰花般的船儿轻柔而婉约。
坐看浩渺沧波泛颓岸。旧侣怅离索,静掩书帷添日线。谁耐荡愁西风吹酒面。听暮笛沉沉,银漏催箭。有情才见。记泪蜡纵横,诗思零乱。水天宽、闹红仍展。
注释:静静地坐在船上看着辽阔的沧浪拍打着颓废的河岸。昔日的朋友因离别而感到惆怅,默默地关闭了书卷,让阳光透过纸页。谁能忍受那西风中飘来的忧愁和酒面上的泪痕呢?听着黄昏时分的笛声深沉而悠长,银色的漏壶催促着箭矢飞驰。只有真正有情感的人才能看见。记得那些泪痕纵横交错,诗思纷乱如麻。虽然水天相接的地方仍然盛开着热闹的红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追怀往事、感伤离别之情的词。全词以“荔湾追凉”为题,抒发了词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生活的感叹。
词的上阕开头两句“镜空翳奁”,描写词人所见之景。这里的“镜空”指的是明亮的天空和清澈的水面,而“翳奁”则是指屏风或帘幕。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词人的心境平和与闲适。接着“蘋外鹭立”,词人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景象,鹭鸶在水中嬉戏,给这幅画增添了生动的细节。“微照溪馆”三句,描述了词人所处的环境以及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这些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人感到愉悦和舒适。“到门涨满”,意味着词人已经到了目的地,但却发现水位已经上涨,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无奈。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词都笼罩在一种忧郁的气氛之中。
下阕开头两句“坐看浩渺沧波泛颓岸”,则是从视觉的角度出发,描写了词人所看到的场景。这里的“浩渺”一词形容了湖面的宽广无垠,而“沧波泛颓岸”则描绘了湖水波光粼粼,岸边景色苍茫迷蒙的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传达出一种孤寂和落寞的情绪。“旧侣怅离索”,表达了词人对旧友离去的感慨。这里的“怅离索”指的是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和失落。紧接着“静掩书帷添日线”,词人描述了自己静静地坐在房间里的情景,窗外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桌面上,仿佛是新添的一天。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并没有带来内心的安宁,反而更加深了词人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谁耐荡愁西风吹酒面”,表达了词人对于西风中的忧愁的无奈和辛酸。这里的“荡愁”指的是因秋风而引发的忧愁情绪,而“酒面”则是指酒面上的泪痕,反映了词人内心的伤感和哀怨。“听暮笛沉沈,银漏催箭”,则描绘了词人聆听着黄昏时分的笛声的情景。这里的“沉沈”指的是深沉而悠长的笛声,让人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而“银漏催箭”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这两个意象一起构成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有情才见泪蜡纵横,诗思零乱”,则是对词人内心感受的总结。只有真正有情感的人才能看到泪痕纵横交错的场景,而词人的诗思也因此变得零乱不堪。这里的“泪蜡纵横”和“诗思零乱”都是用来形容词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词的情感表达。结尾处的“水天宽、闹红仍展”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尽管环境美好,但词人的心境却依然无法平静下来。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它既有对往昔欢乐时光的回忆和留恋,又有对当前孤独生活的感慨和无奈;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陶醉,又有对内心痛苦的倾诉和释放。这种多元化的情感表现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优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