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
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回烛风廊,凌波步。霓裳新按云韶部。便不是、常年宫谱。会看声动枢南,唤雷启户。
【注释】
①绛都春:本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上下片各八句三平韵。
②己未立春:即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的立春日。
③珠院:指宫中的御苑。
④东篱:泛指园中之亭台楼阁。
⑤烘炉:指春风拂煦,万物复苏。润鼓:春风吹过,水波荡漾,如击鼓声。
⑥镜奁:镜子。明珠先曙:晨光中露水沾湿了明珠,犹如初升的太阳。
⑦汉苑:汉代宫殿,此借指皇宫。洞箫:长笛。试东风:试听东风之声。
⑧流莺:流啭的黄莺。语:鸣叫。
⑨吟壶:斟酒用的壶,此处代指饮酒之人。曾结神仙侣:曾经与神仙为侣共饮。
⑩梅边尊俎:指在梅树下摆下的酒席。
⑪岁华依约:时光匆匆,岁月流逝不定。红裁翠剪:用红色和绿色的丝线裁剪成花状,比喻梅花的枝干上绽开的花朵,像彩花钗股。
⑫休负:不要辜负。双鬟(huán):女子头发的装饰,两股并拢为髻。
⑬乍回首:忽然回头看到。骄尘红雾:形容女子的艳丽。
⑭蘸语夜潮:夜晚的江面波涛滚滚,似在低语。回烛风廊:回旋着烛光的走廊,风廊:指游廊。
⑮凌波步:凌波微步,步履轻盈如在水中行走,指女子走路时的姿态。
⑯霓裳:彩虹般的舞衣,这里指《霓裳羽衣舞》。新按云韶部:指新演奏的乐曲,云韶,古乐章名,这里借指音乐。
⑰声动枢南:声音传到枢密院的南面,枢密院是宋代最高行政机构,位于京城开封。
⑱唤雷:形容歌声响亮,如同惊雷。
【赏析】
这首词以写春景、抒友情为主调,上片写春景,下片写友情,中间又穿插一些描写人物的语句,全词融情入景。
“烘炉润鼓”,烘炉,即春风。润鼓,即鼓声。这一句写春风拂煦万物复苏。“渐春到镜奁”,镜奁,古代梳妆匣子,这里用来比喻人的容颜。这一句写春风拂煦后,人的容颜更加美丽动人了。“汉苑洞箫”四句,“汉苑”,汉代宫殿,这里借指皇宫。“洞箫”,长笛。“风声”,即箫声。“流莺”,即黄莺,叫声婉转悦耳。“试东风”四句写黄莺在东风中啼唱。“流莺语”,黄莺鸣叫的声音。这四句写春天里,黄莺在东风中歌唱。“吟壶”四句写诗人与友人在梅树下饮酒赏花,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吟壶”即酒壶,“曾结神仙侣”,指诗人与朋友曾经像神仙一样地一起喝酒聊天;“同欢夕”指他们在一起欢度良宵,“梅边尊俎”,指他们在梅花树下摆下了酒席,“岁华依约”四句,“岁华”,岁月的流转,指时光。“红裁翠剪,彩花钗股”,用红色的丝线裁剪成花状,比喻梅花的枝干上绽开的花朵,像彩花钗股一样漂亮。“娇羞”二句,“娇羞”,美丽的样子。这两句写女子妩媚迷人,让人难以忘怀。“蘸语夜潮”四句,“夜潮”,指江上的波涛声。“回烛风廊”,回旋着烛光的走廊,风廊:指游廊。“凌波微步”,凌波微步,步履轻盈如在水中行走。这四句写女子走路时的姿态优美动人。“霓裳”四句,“霓裳”指彩虹似的舞衣,“新按云韶部”,“云韶部”是音乐的一种曲调名,借指音乐。“霓裳新按”四句说新演奏的乐曲《霓裳羽衣舞》传入枢密院的南面,“声动枢南”,意思是声音传到枢密院的南面。“唤雷”二句,“唤雷”,意思是歌声响亮,如同惊雷。“会看”二句,“会看”,将来一定会看到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一定会听到那美妙的歌声,就像一声雷吼一样震撼人心。
整首词通过描绘景物抒发情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