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洵
临江仙·与子端过旗亭,寄六禾江上 一自彩云归去后,碧城相望销凝。冷烟寒食小旗亭。良辰美景,依约有平生。 正是风花如梦里,王郎绝句知名。双鬟未必眼常青。且休怀旧,怀旧不胜情。 【注释】彩云:喻指美女。 旗亭:酒店名。在洛阳东面。王昌龄曾于此送别李白。 “一自”二句:自从彩云归去后,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冷烟”句:寒食节那天,天气寒冷,只有小旗亭中还点起灯火。 “良辰”三句:美好的时光和景色
【注释】玉烛新元夜歌席赋,并寄六禾:以玉制的蜡烛来庆贺新春的夜晚。玉烛,即指蜡烛。元夜,农历正月初一为元宵节。歌席,宴会。赋,诗。寄六禾,寄给朋友。六禾,《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载:齐侯使请战,公使展喜犒师,使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齐侯从之。既而未退,展禽从之。齐侯使让展禽,曰:“余姑剪而封之,犹有封也。”展禽对曰:“臣闻之:‘忠信,德之实也;无诚,德之伪也。’与君实有盘盂之欢
【注释】: 潮头:指海边。 笙歌送:泛指送别时所奏的音乐。 留:停留。 一川鱼鸟替人愁:意思是说,只有一江的鱼虫鸟儿为人们排忧解愁。一川:一条大河。 【赏析】: 《相见欢》又名《宴山亭》。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词。全词通过描写一个渔翁在夜晚收钓筒、收彩云,在明月下莲舟中笙歌声里与恋人分别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和离别的痛苦,抒发了他无可奈何的哀怨之情。 “风声昨夜潮头”。首句点题
【注释】: ①苔痕:指苔藓的痕迹。 ②花犯,词牌名,本调有两体:一体为双调一百零三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九句四仄韵;一体为双调一百零二字,上下片各十一句五平韵。又名“花犯·春情”、“花犯·春晚”。③茸茸: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指苔藓。④雨声归后,指春雨过后。⑤梅鬟:指梅花枝上的花朵,也比喻美人的头饰。⑥钿翠光溜:指镶嵌在首饰上的翠色花纹流动闪烁。⑦去来燕子还知否?巢泥寻故有
【译文】 倒犯溪上人家偶题 绣管、共香红暗凋,瘗花慵草。游丝自袅。东风渐、意都阑了。无聊甚、向桃李新栽、成蹊道。看画里人家,一曲清江抱。似仙源,世间少。 金粉词场,赚尽才人,旗亭今更杳。梦水正暮色,蘸柔绿,初眉小。送过客、溪山好。载笙歌,如天飞远棹。漫静日闲门,不管流红到。浣纱贫里老。 注释: 1. 倒犯:曲名,原为宫调名,此处借指一种曲子的曲式,即“犯起”后用“犯收”的格式。 2. 绣管:指琴
梦江南·拟牛峤 红绣被,叠起恨重重。枕畔放伊闲伴我,半床凉月半床风。无处觅郎踪。 注释译文赏析: “红绣被,叠起恨重重。” “红绣被”即红色的绣花被子,这里指代情人赠与的情物。“叠起恨重重”,则说明自己因为这件情物而产生了深深的怨恨。诗人在入夜时,看到红色的绣花被子,心中不免涌起对情人的思念之情,于是不禁想起了自己和情人之间所发生的一些不快之事来。 “枕畔放伊闲伴我,半床凉月半床风。”
【译文】 有位客人在江南归去时,被细雨沾湿了襟怀。惜春宵长,弦乐器无声。人何处? 蜡泪滴落,红日已升,愁云锁住闺楼。碧云令人生愁。 【注释】 ①西溪子:词牌名 ②梨花雨:即清明时节的雨。一、二句写客子江南归来,与“梨花雨”相对应,点出了季节。一襟沾洒:沾洒指沾湿衣服,这里形容客子归心似火,急切难捺。 ③惜春宵:惜惜地爱惜着春天的夜晚。弦不语:指弦乐器不发出声音,这里指琴瑟和鸣
注释: 疏花和人坐到暝。印一分苔冷。户淡无声,行云消倩影。 茶烟供睡目静。但烧叶、霜红交映。怎忍孤醒。沉沉更漏永。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是孤独而又寂寞,有一种深深的愁绪。 “疏花和人坐到暝”,意思是说疏落的花与人相伴直到夜晚。"暝"指的是天黑,也就是傍晚时分。"疏花和人坐到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孤独的感叹。 "印一分苔冷",意指岁月的痕迹,也是指人的心已经老了。"印一分"
【注释】 1. 角招:以角声招唤。六禾言:指六谷丰收。 2. 南冈:在今河南省新野县,为汉水南岸的山冈。 3. 驿梅:驿站上种的梅花。着花:开花。 4. 神往:心神向往。 5. 姜韵:姜姓女子所唱的音乐。 6. 故山:旧地山。瘦:荒凉。形容故地荒芜凄凉。 7. 邮程倦:旅途劳顿。 8. 绕烟村:村庄四周有烟雾环绕。无柳:指没有柳树。 9. 细禽:小鸟。啼暝岫:在傍晚时啼叫。 10. 堕策:落马鞭
【注释】 1、忆旧游·过大佛寺黄梅伯读书处:忆旧游是词牌名,过大佛寺黄梅伯读书处应是作者的故地,所以用此词牌。 2、看铜仙泪冷,黑子灰飞:指铜人流泪,铜色发黑。 3、才过僧寮:刚到寺庙里。 4、便似山河渺,听黄垆俊语,淡酒须浇:就像山河辽阔无边,听黄泉鬼王说些高谈阔论,喝口淡酒也该解解愁。 5、片红漫点花信,来去锦尘抛:指落花片片飘落,如同点缀的花信一样。 6、甚彩笔空题,华年枉度,风景非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