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敬安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弱龄逢丧乱,田园逐萧条。 - “弱龄”指年少之时,“丧乱”即战乱或灾难,“田园”指的是家乡的农田和庄园。此句表达作者在年幼时就遭遇战争,家园荒废、生活艰难。 2. 坐为衣食故,豪门屈见招。 - “坐为”意即因为某种原因而被迫(或无奈)留在某地,“衣食故”指的是生计所需。这里描述了因战乱而不得不留下,为了生计而屈服于豪门的困境。 3. 顾无五斗禄,宁折壮士腰。 -
咏怀诗十首 少读高僧传,抗志希远公。 澄神五峰表,灭影二林中。 迟回虎溪月,缅想刘雷踪。 斯人邈千载,莲漏犹未终。 涔涔浔阳潮,汩汩恨何穷。 注释: 1. 少读高僧传,抗志希远公:年轻时读过关于高僧的传记,立志要像远公那样修行。 2. 澄神五峰表,灭影二林中:心灵如同清澈的湖水,映照五座山峰;身影消失在二林之中。 3. 迟回虎溪月,缅想刘雷踪:徘徊在虎溪边
【注释】 展:祭扫。茔:墓地。栖:宿留。桑树:指坟前植的桑树。齐:相同。汝:你。父:父亲,指你的爸爸。此:指坟墓前的桑树。下田:田地。兹意:这心意。语:诉说。不能语:无法诉说。涕下如流泉:泪水象泉水似的往下直落。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去岁(公元758)曾为亡妻修治坟墓,今又来此凭吊。他看到路旁坟上的桑树依旧,不禁想起妻子生前常在树下乘凉,如今坟上桑树依然郁郁葱葱,而妻子已不在人世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我本自在仙,一念落人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从超凡入圣的状态突然堕入凡间,感到一种无法适应或迷失。"自在仙"指的是仙人自由自在的状态;"一念落人间"则是指因为一个念头,从神仙的高处跌落到凡人的世界。 2. 人羊既更易,识性亦推迁: "人羊"通常被用来象征人类和动物,在这里可能指代人类。"识性亦推迁"说明随着时间的改变,人的本性或本质也可能发生变化。 3. 舍身复受身
诗句释义与译文 步出城西门,高坟何累累。 译文:走出城市的西门,看到那些高高的坟墓多么的重叠。 年深坟土裂,白骨委蒿莱。 译文:岁月悠长,坟墓的土地开始裂开,白骨被草覆盖在野地里。 坟傍哭者谁,云是白骨儿。 译文:旁边有谁正在哭泣,他们称这些白骨为“白骨儿”。 生既为死泣,死亦待生悲。 赏析:这里表达了生与死的相互依赖和悲哀,生死之间没有真正的界限,只有情感上的联系。
【诗句释义】 吾钦忍辱仙,运心仁且慈。 手持如意珠,百劫行檀施。 宏法亦已勤,六师谬见疑。 冤亲普平等,焦芽同时滋。 智果既圆成,永为天人师。 【译文】 我尊敬忍耐屈辱的仙人,用心仁爱并且仁慈。 我手中握着一颗如意珠,百劫修行都在布施。 我的弘法也非常勤奋,但有六种师道却怀疑我。 对一切众生我都平等对待,同时消除内心的焦虑和疑惑。 智慧果实已经圆满成熟,永远成为天人导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态度和感悟。以下是对每一联的详细注释: 1. 论道 石烂松枯懒问年,龙眠虎卧各安然。 固知静者心多妙,莫怪山僧语太颠。 大地平沈犹是妄,虚空粉碎未为禅。 欲参最上真乘法,百尺竿头进步前。 注释:讨论道理时,不必追问时间长短。龙睡虎卧都是安闲自在的状态。既然深知内心的平静是多么奇妙,那么也不必感到奇怪,因为山中的僧人说话可能过于荒唐
诗句原文: 落月哀猿不可听,声声欲唤国魂醒。 莫叫遗恨空山里,谁认啼鹃望帝灵。 译文解释: 月光下哀嚎的猿猴声音令人难以忍受,每一次叫声都在试图唤醒沉睡的国民灵魂。 请不要让这些遗憾在深山中默默消逝,又有谁能识别那些如同杜鹃般悲戚的啼哭声,去追寻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的灵魂呢? 关键词注解: 1. 落月哀猿不可听:形容夜晚月光下的猿猴叫声,凄凉而引人深思。 2. 国魂:指国家的精神和民族的精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咏怀诗十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昔余慕灵异,南游经九疑(我从前就向往奇异的事物,于是向南游览,经过了九疑山)。 复泛蓬山舟,远游浮丘期(再次乘坐飘荡在水上的船,远行到浮丘山)。 隆冬草木茂,朱华何葳蕤(隆冬时节,草木茂盛,红色花朵多么鲜艳)。 湘灵拊瑶瑟,海若扬桂旗(湘灵弹奏着瑶瑟,海神扬起了桂花旗)。 仙人隔烟语
【诗句解读】 舍舟运神游,登栈眩奇眺。 舍舟:放下船桨,步行登山。 运神游:用精神去体验、感受大自然。 登栈:登上栈道。 眩奇眺:使眼睛看得眼花缭乱。形容景色奇特迷人。 洲渚屡旋复,岩石吒危峭。 洲渚:水中的陆地。 屡次:多次。 旋复:反复。 岩石:山石。 吒危峭:山石高耸险峻。 云窦滴余润,洞隙纳微曜。 云窦:山洞中的泉水。 滴余润:水滴下来,水珠溅起。 微曜:细小的光芒,指阳光。 凿险若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