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烂松枯懒问年,龙眠虎卧各安然。
固知静者心多妙,莫怪山僧语太颠。
大地平沈犹是妄,虚空粉碎未为禅。
欲参最上真乘法,百尺竿头进步前。
林间小住已年年,扫石为床枕木圆。
闲剪溪云将衲补,淡收山翠当茶煎。
半钩白堕岩前月,一线青来树里天。
无事岩中时宴坐,浑忘十圣与三贤。
身似孤云无定踪,南来三度听霜钟。
人方见雁思乡讯,山亦悲秋见病容。
佳句每从愁里得,故人多向客中逢。
自爱未了头陀愿,辜负云峰几万重。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态度和感悟。以下是对每一联的详细注释:
- 论道
石烂松枯懒问年,龙眠虎卧各安然。
固知静者心多妙,莫怪山僧语太颠。
大地平沈犹是妄,虚空粉碎未为禅。
欲参最上真乘法,百尺竿头进步前。
注释:讨论道理时,不必追问时间长短。龙睡虎卧都是安闲自在的状态。既然深知内心的平静是多么奇妙,那么也不必感到奇怪,因为山中的僧人说话可能过于荒唐。世界的一切都在沉浮变化中,但这种变化仍然是虚幻的,虚空的破碎并不等于达到了禅宗的境界。想要参悟最上乘的佛法,就要像攀登百尺竿一样,不断向前努力。
- 林间小住已年年,扫石为床枕木圆。
闲剪溪云将衲补,淡收山翠当茶煎。
半钩白堕岩前月,一线青来树里天。
无事岩中时宴坐,浑忘十圣与三贤。
注释:在森林间短暂停留已经很多年了,用石头清扫后作为枕头,枕木也变得圆润了。闲暇时候剪裁溪边的云彩来修补衲衣,淡雅地收取山中的绿色用来烹茶。在崖壁上挂着半轮皎洁的月亮,在树木的缝隙中透出一线青光。在没有事情的时候,常常盘坐在岩石中间,完全忘记了那些所谓的圣人、贤人。
- 身似孤云无定踪,南来三度听霜钟。
人方见雁思乡讯,山亦悲秋见病容。
佳句每从愁里得,故人多向客中逢。
自爱未了头陀愿,辜负云峰几万重。
注释:我的身体像是孤独的云朵没有固定的踪迹,南方来了三次听到寺庙里的风铃。人们正在见到飞走的大雁而思念家乡的消息,山也因秋天的到来而悲伤生病的样子。好的诗句常常是在忧愁中得到的,因此很多人喜欢在旅行中遇见别人。自己爱惜着没有完成的头陀愿,却辜负了这么多的高远山峰。
赏析:
整首诗歌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对于生活、修行、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平和、自由的生活状态的追求。同时,通过对比人世间的繁华和山中的寂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内心世界的向往。此外,诗歌中还蕴含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如对于时间的感慨、对于修行的执着等。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