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
这首诗的标题是“还家”,作者可能是一位年长的文人。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伯兄性格寡营谋,生活日萧条。 两弟皆食贫,汲汲度昏朝。 为农力不任,课儿亦无聊。 余润或望余,自顾无脂膏。 今当遂长往,念此中心焦。 勉谢诸兄弟,此非人力邀。 吾宗自薄祜,先达皆早雕。 从兄与仲氏,当年踵登朝。 至今同籍人,秉枢冠百僚。 逝者倘可留,翩然亦云霄。 大命既有制,电露安可饕。 我虽老风尘,寿命较已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莼羹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怪我生长居江东,不识江东莼菜美。 注释:奇怪我生长在江东(今江苏南部),却不认识江东的莼菜这么美味。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乡江南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莼菜的珍视。 2. 今年四月来西湖,西湖莼生满湖水。 注释:今年四月来到西湖,西湖的莼菜长满了湖水。 赏析:这里描绘了作者在西湖采莼的情景
渡江遭风几覆,泊润州闸口,同子将步至北固山后,礼观音洞,观石壁 注释:在渡过长江时遭遇了大风差点覆船,停靠在润州的闸口。和儿子一起步行到北固山后面,参观观音洞,观看石壁。 译文:在渡江时遇到大风差点翻船,最后靠泊在润州的闸口;和儿子一同漫步至北固山之后,参观观音洞,观赏那石壁上的景色。 赏析:诗人在此地遭遇了一次意外的风波,险些丧命于大江之中。这次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注释】 1. 南归 :指作者南归故里,回乡后心情郁闷。戏为长句,即作诗解嘲。 2. 能不愁:能不忧虑吗? 3. 我今真作 :我现在已经真的成了。 4. 隔夜忧:夜不能寐的忧愁。 5. 天生吾舌 :天生我有口才,还能说话。 6. 况有薄技供遨游:何况我还有一点技艺可以供我遨游(自娱)。 7. 但恐饥寒 :只是恐怕饥饿和寒冷会困扰我们全家。 8. 纵有衣食 :即使有了衣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公元742年创作的。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登北固下并甘露港,还舟,夹港多樱桃园:登上北固山,经过并甘露港,回到船上,只见夹岸的樱桃园。 - 北固山: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甘露港:位于江苏镇江市,靠近北固山,是一个古老的港口。 2. 北固行坦迤,平冈若修塍:北固山地势平坦宽阔。 - 行坦迤:形容地形平坦、宽敞。 - 修塍:指田间整齐的田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其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我昨劝君为楚游,喜君翻然即掉头。 昨天我劝你到楚国去游览,很高兴你突然改变主意不再去了。 2. 今日置酒与君别,见君行色我始愁。 今天我为你设宴送别,看到你离去的身影我开始感到忧伤。 3. 平生心知两莫逆,人言君痴我亦癖。 我们两人之间心意相通,虽然有人认为你痴,我也有自己的癖好。 4. 村扉城郭嫌疏索,那能别此长为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途中示子将三首》。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1. 我年未四十,已怀退隐图。 译文:我已经四十几岁了,心中已经有了退隐江湖的打算。 注释:这里的“退隐”指的是离开官场,过一种隐逸的生活。 2. 俯仰又十年,何为尚踌躇。 译文:转眼间又过去十年,为何还是犹豫不决。 注释:这里的“踌躇”表示犹豫不决,可能是在考虑是否要离开当前的职位或生活状态。 3. 经过怯往迹
【诗句释义与译文】吴门别子将 我喜爱陶渊明的志向,他无论是出仕还是隐居,都显得十分草率。 动必求其全,俗人自缠扰。 他总是追求完美,但世俗之人却因此烦恼不断。 吾尔廿年交,知子如余少。 我们二十年的朋友交情,知道你就像我小时候一样。 爱子无俗情,俗情亦自好。 你的孩子没有世俗的欲望,世俗的欲望也使他快乐。 口常说隐沦,身复恋温饱。 他经常说想要隐居,但他又留恋着温暖的床和饭食。 蹉跎两不遂
我本疏狂人,不适于用世。 当其少壮时,筋力尚可试。 摧颓廿年余,业已甘放废。 黾勉作此来,未免为贫计。 出门即不怡,行止屡跋疐。 禄养或可图,世难偶相值。 未能为亲欢,遗之以大虑。 绝裾者何人,殆或非吾类。 高车易倾覆,况复丁此季。 纵令为身谋,亦岂徒泄泄。 寄谢金门友,出处各有为。 同车既好我,周道瞻如醉。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写给儿子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和担忧。
【注释】: 兹:这。徐方:即徐州。经过屡登眺:多次登此山观赏景色。策蹇偕所好:骑马与友人一起游玩。 荒亭何萧瑟,落日春风峭:荒凉的亭子显得冷落萧条,落日和春风使人感到刺骨寒冷。 河山挟霸气,四顾雄怀抱:黄河、华山挟着雄壮的气势,环顾四周,胸中充满着豪情。 嗟此古战场,岂容隐者傲:叹息这里曾是古代战场,怎能容忍隐士傲慢自大呢? 缅缅放鹤人,无乃非高蹈:远望湖上放飞仙鹤的人,难道不是超凡脱俗的高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