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手法分析诗歌主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自入南与二陆丈游知其为侍郎族也”,从“自入南”三字可见,诗人是在南归后不久才与二陆相会的;“知其为侍郎族也”,说明诗人与二陆的交往是因家学渊源而结成的深厚友情。 颔联“小陆丈除钦未拜命而大陆丈丙午六月既望赴德庆”中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五羊遣书问董仲修 - 五羊(古代地名),派遣使者向董仲修(可能是指董仲舒)送去书信。 风雨犹关梦,江山不隔心 - 风雨仍然像梦境一样困扰着你,虽然身处千里之外,但你的心中依然牵挂着家乡的山水。 宁无疑信意,未得吉凶音 - 即使有疑惑和疑虑,但我相信这是好事,还没有得到关于吉凶的消息(可能是在等待消息或者已经收到了好消息)。
寄衡阳尉徐智伯 千古南昌尉,神仙人姓梅。 久归天上去,重谪世间来。刺眼县门柳,萦心家圃梅。 赏析: 曾丰的《寄衡阳尉徐智伯三首》是一组以衡阳为背景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衡阳美景的赞美。 1. “千古南昌尉” - 关键词解释:南昌尉指的是在南昌任职的官员,这里特指衡阳郡的一个官职。 - 诗句释义:这句诗通过提到“千古南昌尉”,强调了衡阳作为一个历史名城的深厚底蕴和悠久历史。
中元日登越王台望海南 曾丰五言律诗赏析 【诗歌原文】 乙巳中元日,乾坤半月秋。 危台掀突兀,老头搅飕飗。 北客眼生处,南方天尽头。 海槎乘兴去,咫尺是瀛洲。 【注释解释】 1. 乙巳:指农历的乙年九月十五日,即中元节。 2. 乾坤:天地、宇宙。 3. 半月秋:秋分时节,天气渐冷,半个月如秋日般凉爽。 4. 老头:这里指老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是其他游历至此的人。 5. 北客:北方来的游客。
【注释】 1. 至:到达。 2. 广得弟:即张广平。幼能书,指张广平年少时便善于书写。报卜筑江皋:报我以江皋为宅地,准备在那里修筑房舍。 3. 口:舌头。 4. 腰:腰身。 5. 强:硬。 6. 心:心思。 7. 任:任凭。 8. 包马革:用皮革包裹马匹的骨头。 9. 浪到壶头:浪迹于壶天之上。壶天,传说中仙家所居之天,在天上如壶,故称壶天。 10. 文园:汉梁孝王刘武的园林,后泛指南方名胜之地
浓煮茯苓饮,细研松柏脂。 译文:我精心熬制了茯苓汤,细细研磨成松柏油脂。 注释:茯苓(一种中药)和松柏脂(用松柏的油脂制成的膏状物)。 浓煮茯苓饮,细研松柏脂。虽然名为节物,未必合时宜。 译文:我精心熬制了茯苓汤,细细研磨成松柏油脂。虽然被称为节日食品,但可能不合时宜。 注释:节物指应节的食品;合时宜指适合时令。 旨酒淘茱糁,华颠岸菊枝。 译文:我端起醇美佳酿,品尝着茱萸和沙糖拌制的点心。 注释
【注释】 五羊:广州旧名。城南:广州城在南面。野行书所见:野外行走时看到的景象。 棘篱:以荆棘编成的篱笆。败圃:被废弃的菜园。石桷:石制的屋檐。盖倾墙:倾斜着覆盖了墙。缉蕉布:编织成蕉叶形状的布。蔗作粮:甘蔗榨汁,作为粮食。断桥铺:用竹木搭建的桥梁。全木:全部木头。听:听从,任凭。 【译文】 荆棘编就的篱笆环绕着被抛弃的菜园,石制的屋檐斜覆在倾斜的房子上。人们用蕉叶编织成布
【注释】 南与二陆丈:指诗人和两位好友(陆游、陆敦)在南方的交游。侍郎族:指陆游是侍郎的后代。小陆丈:指陆游的儿子陆敦。钦未拜命:指陆敦被任命为广东安抚使时,还未正式接受任命。大陆丈:指陆敦的父亲。丙午六月既望:指公元1146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农历六月初五。德庆:即今广东肇庆府,为南宋时期的行政区划之一。 【译文】 我与两位好友自入南地与陆家父子交游,就知道这是侍郎的后代了
【注释】 1. 南与:指与张南士交游。二陆:指张岱、张溥兄弟。丈:尊称,这里表示对张岱的敬称。侍郎族:指张岱是进士出身,曾任侍郎等职。小陆:指张溥,字玄之,号太史,有《五人墓碑记》。丙午六月既望:即六月十五日。赴德庆:前往广东肇庆府德庆县。 2. 郡:指肇庆府。宣公集:即《宣和画谱》,是一部绘画理论著作。焚香手自翻:意谓亲自翻阅《宣和画谱》。 3. 要酬民所望:意谓满足人民的愿望。须:必须。践
解组图南日,携壶贺下时。 三杯几绝倒,明日两差池。 足迹随蓬转,颠毛与雪期。 我愁行未得,更赋送行诗。 注释: - 解组图南日:解下官印,准备南游。 - 携壶贺下时:携带着酒壶,庆祝新的季节到来。 - 三杯几绝倒:喝了三杯酒几乎要跌倒。 - 明日两差池:明天将发生意外,行程可能会受阻。 - 足迹随蓬转:随着风,足迹在飘动。 - 颠毛与雪期:头发和胡须都沾满了雪花。 - 我愁行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