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衔
【解析】 1. “四围苍翠合”一句,写苏堤四周的景色。苍翠,指葱郁的树木和花草。合,聚集。“锦屏敞”,指苏堤像一幅锦制的屏风一样,开阔舒展。“列层岑”三句,写苏堤两旁山势起伏,层次分明。岑,山峰。高骞,形容山势高峻。“撑天尺咫,拔地千寻”,写苏堤的山峦直插云霄,参天耸立。“晴阴”三句,写苏堤上云开雾散,晴雨不定的景象。一开一阖,比喻变化多端。锁连环,指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样子。中有暮朝云
【注释】 卜算子·慢:词牌名。本调以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句为格,定格三平韵,前后叠韵。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转一平韵,一仄韵转一平韵或两平韵转一仄韵。 奔驹隙短,残蜡泪乾,始事闭门愁晚。绝妙桃花,不比去年人面。青盼。忆丝杨、对我曾垂眼。又粉碎恩仇,久被闲风闲雨吹散。 译文 马儿奔跑不停,时光迅速流逝,残灯的蜡泪已经干尽,刚刚起床就感到有些惆怅。自从闭门谢客后,开始怀念那些年华。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念奴娇·赋新居》。 【译文】:蜘蛛网喜欢结在树上,风吹露珠滴落下来。想要询问我走过的路,路很陡峭,云深雾重,难以寻觅。屋檐上花一夜被雨打湿,任凭蝴蝶怜惜、蜜蜂舍不得离去。谁想到我在这深深的山沟里,只有鬼火映照邻家安静。 累石,用石头垒成。鳞状排列,一一可数。仍然可以倚墙晒太阳。山家终缺春天的景色。铭室新题,秃笔残江水墨。蜗庐真值得称赞。青山面对空杯任凭悲伤哭泣
注释:看花回,回忆起少年时的事情。草草,匆忙。庖厨,厨房。着意莹,精心准备。盘盎,盛放食物的器皿。寒生,寒冷袭来。携锄种菜,拿着锄头去种菜。荒田,指被野草占满的土地。认桂枝,指的是认出了桂花。量记窗棱,指用尺子测量窗框。无赖事,不正经的事。回首分明,回想得很清楚。老觉岩阿有旧盟,觉得在岩山那边有过去的约定。鹤友猿朋,像云鹤和猿猴那样自由自在的朋友。移泉烹茶收黄叶,把泉水煮来喝并收集树叶。好商量
【注释】 ①玉漏迟:词牌名。 ②窈(yǎo):深远。 ③飘零:飘荡,流浪。 ④王谢:指晋代王导、谢安两大家族。 ⑤雾家:雾中之宅。比喻高官显宦之家。 ⑥月树南枝三绕:月亮映在树上,树枝被照得如同弯弯的月牙,又如“月树”,故有“三绕”之说。 ⑦巢由:即巢父、许由,都是隐士。 ⑧半椽抱膝:形容生活清贫,只有一把半旧的椽子可以抱膝而坐。 ⑨騕(chān)袅:指马行走时摇摇摆摆的样子。金鞭
这首诗的译文是:天刚晴不久,又下起雨来,天气将要变坏。这莫非是离群索居者伤心流泪?是谁在绕室高呼,好像我也正思念回家。 时光匆匆流逝就像水一样,我不曾做梦迷醉于金屋之乐。卸下了双肩和脚上的重负,却还迟迟没有归家的打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准诗句对应的内容,然后进行赏析。 首句写苏堤春晓之景,“一篙春水活”写出了春水初生,生机勃勃的特点;“鸳鸯瘦”写出了春色渐浓,鸳鸯肥美的特点;“鳜鱼肥”写出了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样子;“正梁环半亩”写出了梁上的垂钓者在钓取鱼儿,“花飘坠饵,柳钓垂丝”写出了鱼儿在柳树下垂钓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绿云膏沐无心理,向谁诉、分飞恨事”意思是:我无心梳妆打扮,对着镜中的自己,向谁说我心中的怨愤和愁思呢?这两句写主人公在闺房内独处时的心理活动,是全词感情基调的体现。“分飞”即夫妻离别之意,这里指丈夫被征召为将而离家出征。“影”字承上启下,照应词题“影”,也暗含着词人思念丈夫之意。“蘸香鸳被半床闲,醉里”意思是:我枕着鸳被,半睡半醒地躺着,沉醉中
注释: - 煮羔羊美酒,销金帐,不知寒。忽晓色通帘,琼楼玉宇,妆点湖山。人闲。梅花消息,指西泠、香在有无间。重访段家故事,醉魂扶上雕鞍。琅玕。 - 煮羊肉和美酒,装饰华美的帐篷,却不知道寒冷。忽然天亮了,透过帘子看到美丽的景色,像是天上的宫殿,给湖山增添了色彩。人们闲适,梅花的消息,指向西湖,香气无处不在。重新探访段家的故地,醉意扶着上鞍。 - 竹醉前湾。招鹢去,伴鸥还。看冰澌渐解,湖烟织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荡全湖暮色,莽空阔,浸寒光。更吹老西风,山容减黛,桥迹微霜”,首句描写了傍晚时分,苏堤上的暮色渐浓。第二联紧承首句写景,用一“荡”字写出了湖面波光粼粼、水天相接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