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篙春水活,鸳鸯瘦,鳜鱼肥。正梁环半亩,花飘坠饵,柳钓垂丝。红稀。芹香藻腻,涨春痕、泉脉接西溪。今古濠梁此意,浮沉潮信相催。苏堤。
天绘晴晖。波滟滟,鹭飞飞。有垂鳞逸叟,门藏桃坞,琴枕苔矶。禅机。夜寒不饵,笑鸬鹚、空自忍饥归。江水庄周漫借,莼羹张翰空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准诗句对应的内容,然后进行赏析。

首句写苏堤春晓之景,“一篙春水活”写出了春水初生,生机勃勃的特点;“鸳鸯瘦”写出了春色渐浓,鸳鸯肥美的特点;“鳜鱼肥”写出了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样子;“正梁环半亩”写出了梁上的垂钓者在钓取鱼儿,“花飘坠饵,柳钓垂丝”写出了鱼儿在柳树下垂钓的情景。

第二句写苏堤春晓之美,“红稀”描写了桃花盛开时的景象,而此时江面上的浮萍已经生长出新芽了,所以用“芹香藻腻”来衬托。“涨春痕、泉脉接西溪”描写的是春日里泉水流动的情景。

第三句写了苏堤春晓中的渔夫,“今古濠梁此意”,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钓鱼,“浮沉潮信相催”,意思是随着潮汛的到来和离去,渔夫们也忙碌着捕鱼和收网。

第四句写了苏堤春晓中的垂钓者,“有垂鳞逸叟”,指的是那些喜欢垂钓的人,“门藏桃坞”,“琴枕苔矶”写出了垂钓者的生活环境,“禅机。夜寒不饵,笑鸬鹚、空自忍饥归”,意思是说这些垂钓者在夜里不钓鱼,而是因为自己没有收获,所以只能苦笑而已。而鸬鹚只能吃些小鱼小虾,它们却只能忍饥挨饿的回家。

最后两句是作者想象中的画面,“江水庄周漫借”,庄子曾经在江河湖海之中遨游,所以此处指庄周;“莼羹张翰空思”,张翰曾经因为思念故乡的鲈鱼脍而辞官归乡,所以此处指张翰。

【答案】

示例:

一篙春水活,鸳鸯瘦,鳜鱼肥。

正梁环半亩,花飘坠饵,柳钓垂丝。

红稀。芹香藻腻,涨春痕、泉脉接西溪。

今古濠梁此意,浮沉潮信相催。

苏堤。

天绘晴晖。波滟滟,鹭飞飞。

有垂鳞逸叟,门藏桃坞,琴枕苔矶。

禅机。夜寒不饵,笑鸬鹚、空自忍饥归。

江水庄周漫借,莼羹张翰空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