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云膏沐无心理。向谁诉、分飞恨事。蘸香鸳被半床闲,醉里。
晓莺啼,惰未起。伤春地。花萦步绮。又轮指、番风第几。
梦辽何处汉家营,失计。纵封侯,也后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绿云膏沐无心理,向谁诉、分飞恨事”意思是:我无心梳妆打扮,对着镜中的自己,向谁说我心中的怨愤和愁思呢?这两句写主人公在闺房内独处时的心理活动,是全词感情基调的体现。“分飞”即夫妻离别之意,这里指丈夫被征召为将而离家出征。“影”字承上启下,照应词题“影”,也暗含着词人思念丈夫之意。“蘸香鸳被半床闲,醉里”意思是:我枕着鸳被,半睡半醒地躺着,沉醉中,还依稀记得往日夫妻欢爱的情景。“鸳被”是绣有鸳鸯图案的被子,常用来象征夫妻恩爱。“醉里”二字写出了词人此时的心情,她似乎还在回味从前的甜蜜。这三句写景抒情,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寂寞。
“晓莺啼,惰未起”意思是:天还没亮,就听到黄莺啼叫,懒洋洋地没有起床。“晓莺啼”点明时间是在春天,“惰未起”写出了主人公的慵懒,表现了她的伤春情绪。“伤春”一词,历来多用来抒发悲秋之感,这里则用它来表达主人公的愁情。
“花萦步绮”意思是:那花儿随风飞舞,仿佛连彩绣般的裙摆都随着飘动起来。这一句描写了女子婀娜多姿的舞姿,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娇艳美丽。
“又轮指、番风第几”意思是:又是一阵风吹来,不知道是第几回的西风啊!词人以“又”字起笔,表达了自己对西风的厌恶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心情。
“梦辽何处汉家营,失计。纵封侯,也后悔”意思是:我在梦中回到了家乡,但那里却不是我想象中的故乡。即使我能被封侯拜相,我也后悔自己的当初决定离开故土。“梦”,在这里是虚写的,实际上是指梦境。“辽”字写出了女主人公的远行之苦。“失计”指未能实现归乡之愿。从词人的口气来看,她认为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这一结果,所以最后发出“纵封侯,也后悔”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
这首词写一位女子思念丈夫的孤寂生活,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之情。全词通过景物、动作、内心独白等手法,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细腻的图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答案】
译文
我无心梳妆打扮,对着镜中的自己,向谁说我心中的怨愤和愁思呢?
我枕着鸳被,半睡半醒地躺着,沉醉中,还依稀记得往日夫妻欢爱的情景。
天还没亮,就听到黄莺啼叫,懒洋洋地没有起床。
又是一阵风吹来,不知道是第几回的西风啊!
我在梦中回到了家乡,但那里却不是我想象中的故乡。
纵使我能被封侯拜相,我也后悔自己的当初决定离开故土。
赏析
此词抒写了一位女子对久别丈夫的思念之情。上片写女子独处时的心理活动及闺房所见所闻。首句说女子无心梳妆打扮,面对镜中自己的容颜感到百无聊赖,无法排遣心中的怨愤和愁思。接着两句写女子枕着鸳被半睡半醒的样子,沉醉中还依稀记得往日夫妻欢爱的情景,这是回忆往昔甜蜜生活的具体内容。“醉里”“惰”字透露出女子此时的心境是慵懒的、忧伤的、寂寞的。“半床闲”既表明了环境幽静,又暗示了女子的孤单。“花萦步绮”三句写女子看到花儿随风飞舞,连彩绣般的裙摆也随着飘扬起来,这画面十分美丽动人,然而女子对此并不关心,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孤独之中。
下片直接抒情,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的感情。“晓莺啼”点明时间是在春天,“惰未起”则写出了女子此时的心情是慵懒的,表现了她的伤春情绪。“花萦步绮”写女子婀娜多姿的舞姿,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娇艳美丽。“又轮指、番风第几”两句写景状物,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梦辽何处汉家营”四字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远行之苦。“失计”指未能实现归乡之愿。从词人的口气来看,她认为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这一结果,所以最后发出“纵封侯,也后悔”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
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表现了女主人公对久别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感受和心情变化,构思巧妙,情景交融,形象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