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
钱彦彬抄诗为赋 好古思古人,古诗朝暮读。 澹洎玄酒味,和平绿琴曲。 古人乞白骨,古意不谐俗。 已叹知者稀,古泪空满掬。 钱起亦敦古,其人美如玉。 昨者忽相过,大雪山中宿。 不知破砚冰,抄诗夜然烛。 谅非鲍谢才,可继曹刘躅。 听之讵能欢,旧业且当束。 【注释】 ①钱彦彬:唐代诗人,字子飞(一作子羽),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曾官侍御史、中书舍人。 ②“好古”二句:喜爱古代的人,常常诵读古诗。古诗
日落宿都门,鸡鸣发淳化。 城南夜来雨,连山色如赭。 青松夹高岗,烟火通旅舍。 到家须十日,畬田熟秋稼。 如何山巨源,未知嵇叔夜。 野鹤终去人,疲牛岂胜驾。 寄书谢所亲,吾今老林下。 注释: 1. 日落宿都门:太阳落下时在都门住宿。 2. 鸡鸣发淳化:鸡叫时开始出发前往淳化(地名)。 3. 城南夜来雨:傍晚时分,城南地区下了雨。 4. 连山色如赭:连绵起伏的山色如同深红的赭石一般。 5.
【注释】 1. 辛亥初度日:指农历辛亥年的生日。 2. 陶泓:即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3. 孔方:指铜钱,喻金钱。 4. 南山南:指南山,这里借指归隐之地。 【赏析】 《辛亥初度日偶成》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态度。 首句“吾生本如寄”,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他认为人生就像寄居在世间一样,没有固定的住所,也没有永恒的目标
独酌 行军已六九,发脱身渐羸。 不及桃李花,遽成莆柳衰。 贵贱必同尽,造化宁吾私。 徒闻王子乔,何处求安期。 区区营丹砂,贪生无乃欺。 今朝欣无事,酒熟当自持。 我独自饮酒;行军,军队行动;六九,指农历六月九日。头发掉光,身体瘦弱。不如桃花李花娇艳美丽。忽然间就衰老了。不论地位高低,都会同样死去。造化,指大自然的规律,自然之道。听说王子乔能够飞升成仙,但是哪里去找他呢?区区,微小、微不足道。丹砂
破屋夜通月,霜气刀棱棱。 病骨不受寒,卒岁仍无缯。 破屋的窗户被冷风吹透,外面是皎洁的月光,屋里却只有霜冻的寒冷,我的身体虚弱不能抵挡寒冷,一年到头仍然穷困,没有一件好衣服可以御寒。 残灯吐复翳,僵卧如冻蝇。 屋子里点着一盏残灯,昏黄的光晕在墙上跳动摇曳,我在冰冷的床上躺着,像一只被冻死的苍蝇一样。 事业惭蒸沙,文章空镂冰。 我的事业如同沙子那样微不足道,我的文章就像冰块那样空洞无力。
【注释】 对酒怀邵文博:对着酒想念邵文博。邵文博,即邵叔,名文博。东野:指陶渊明。陶渊明曾作《拟古九首》之一,以“东野”为题。 今日忽不乐:今天忽然不高兴。 绿酒徒盈樽:绿酒白白地填满了酒杯。 酌酒云解愁,愁生如有根:喝下美酒却反而更添忧愁,忧愁好像有根一样生长着。 安得二三子:怎能得到几个知己好友呢? 促席相与言:快点把酒席摆开,让我们畅谈。 尚思沧洲地:还想回到那沧洲的故乡去。沧洲,地名
【注释】 拟出塞曲:写出征的诗歌。 早从汉捕虏,万里唯一身。 意思是说在汉代曾随大军征讨匈奴,现在却独自远赴边疆。 军中已三年,苦乐安可陈。 意思是说在军队中已经三年了,战争的艰难和幸福又怎么能够向人诉说呢? 但见陇底雪,不识陇头春。 意思是说只见山脚下铺满白雪,不知山顶上春天已经到来。 北风利刀剑,肌肤皆尽皴。 意思是说在北方严寒的环境中,皮肤冻裂,变得粗糙。 天王正开边,讵恤中国民。
赴召留别诸友 用世非拙迂,白首在山林。 诗书况久辍,礼乐非所任。 王事忽相縻,遂令违我心。 迢迢适西道,恻恻辞东岑。 中田泽雉雊,古木鸧鹧吟。 所亲亦胡越,耿耿辰与参。 愁来一回首,涕下徒沾襟。 终当返田里,灌园希汉阴。 注释: 1. 用世非拙迂:用世(为官)不是笨拙或迂回的行为。 2. 白首在山林:直到白发时还在山林之中。 3. 诗书况久辍:诗书的阅读已经很长时间中断了。 4. 礼乐非所任
【注释】 翩翩:轻盈貌。荆扬:荆州扬州,指东汉末至西晋时荆州、扬州一带的文人。结束:指参军。幽州:今北京地区。将军:指主将或领兵将领。岂:疑问代词,表示反问。乐战:喜欢打仗,这里指乐意为国征战。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为我雠(chóu):替我们报了仇。已通大月氏:已与大月氏(古国名,在今中亚地区)和好。更取乌珠留(liú):又夺取乌桓族的乌丸作为边患。乌珠,即乌丸,古地名,今内蒙古境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夏日山中》。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六月十五日夜坐明德堂 六月十五日,即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夏天的一个夜晚。"夜坐明德堂"是指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坐在书房里读书或写作。 大火直初昏,回飙荐微爽 大暑时节,太阳已经落山,但天空中的云彩仍然很亮,风也很大。诗人用“大火”形容烈日炎炎,而“回飙”则是指凉爽的风。 行遵曲池静,坐荫华构敞 诗人行走在曲曲折折的小路上,周围环境安静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