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
【赏析】 此诗写于天宝十四载(755)作者罢官家居期间。诗人在殳山的居处,面对“夜雨”、“日已亟”的时局,感慨良多,写下了这首诗。 “晨兴在殳山作”,起句突兀而起,有如从天上飞下的一只大鸟。“殳”(suī)山,即今山西平陆县西北的中条山。据《太平寰宇记》卷九六载:“中条山,在蒲州河东县界。一名太室山,一名中岳。”可见其为五岳之一,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之所。 “夜雨四檐纪,坐待扶桑暾。”夜雨四檐
早春 山寒花尚迟,雪霁江已绿。 怀新感游子,哢节喧众族。 且同尊俎乐,幸免章绶束。 更拟登前峰,青郊可游目。 注释: 1. 山寒花尚迟:指山上的梅花尚未开。山寒,指天气寒冷,花尚未开放。迟,晚。 2. 雪霁江已绿:雪后晴朗的天空中,江水变得清澈绿色。雪霁,雪后天晴。江已绿,说明江水已经解冻,呈现出绿色的水面。 3. 怀新感游子:对新的事物感到新奇,同时也感受到游子的情怀。怀新
弱冠知君名,王十始逢君。 南宫托同宿,十明披清文。 及我备修纂,缺近幽兰芬。 兹言归故乡,告别那忍闻。 甡甡中林鹿,犹能念其群。 况我同心友,去住从此分。 夜度浙江水,朝看天姥云。 春禽正𠹳𠹳,夏木方欣欣。 安得遂同载,归偶沮溺耘。 【解析】 此诗为送别吴浚仲之作。首四句写与吴的相识经过,“王十始逢君”指与吴在京城相遇。次四句说自己入仕后因有过失而遭贬谪;“及我备修纂”,指自己被贬后参与修撰工作
【注释】 采芝:即采芝酒。 相与:相互,一起。 五鼎:古代盛食物的器具,泛指饮食。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 方:正。 徒:只。 甘泉:汉武帝宫名。 蓬莱:山名。相传为神人居住的地方。 清节:高洁的节操。 巢父:尧时隐士,传说曾以树为巢而居。 素心:纯洁的内心。 许由:尧时隐士。 【译文】 采来采去又采来,我们一同登上高山丘。 可以充实我空虚,五鼎何足比拟? 茂陵皇帝不识道,暂且跟我到一处游玩。
【诗句解释】 1. 初夏郊居二首:这是作者为表达他对隐居生活的感受而作的诗。 2. 强学不知老:意思是说,尽管学习了很长时间,但仍然感到自己年轻,没有感觉到衰老。 3. 索居恒鲜欢:指长时间独处的生活,很少感到快乐。 4. 誓将从余好:誓言跟随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去生活。 5. 山河阻且绵:山河阻隔,绵延不断。 6. 凄凄风雨交:形容天气阴沉,风雨交加的景象。 7. 四月秋浦寒:指在四月的时候
【注释】仲夏:指农历五月。扈鸣:野鸟的啼叫声。气清天愈高:天气晴朗,天空显得格外高远。新田:刚开垦不久的田地。治:耕种。翼良苗:帮助庄稼生长。田翁:农人。相戒:互相告诫。庶务:各种事务。东作:春天开始时,人们开始耕作,这里借指农事。丰年:丰收之年。谅可必:一定能够丰收。蔓草交:杂草和野草。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田园诗。首句“仲夏桑扈鸣”,点明季节,写仲夏时节,鸟儿在田野上空啼叫声
【注释】 吾怜闵仲叔:我怜悯闵仲叔。闵仲叔,指汉末的名士闵鸿,字仲叔。 始辟怀喜惧:开始时接受任命而内心恐惧忧虑。辟,征召;怀喜惧,即《汉书·董仲舒传》所说的“心悦诚服”。 及其见司徒:等到见到司徒官长(东汉的司徒是三公之一,掌管行政事务)。 喜惧亦皆去:内心的喜悦和恐惧也随之都消散了。 劳苦非所堪:劳苦不是我所能忍受得了的。劳苦,这里指官场上的奔波劳累。 虚名岂相误
【注释】 周燮:人名,此处为作者自称。久不仕:长期不做官。身屈:身体受到挫折。名四驰:声誉四扬。玄纁(xún):黑色有纹的丝织品。一日:一天。举族:全家。劝之:劝说他。安知:哪能知道。修道者:修养道德的人。出处:出仕与隐居。时:时机。慨然:感慨的样子。中途:中途返回。东冈陂: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南,是周代的一个地名。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当时诗人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到郴阳
巳酉岁初度日书怀 已酉,指农历巳年。初度日,即生日。 余生若小草,望成百尺材。 我的生命犹如细小的草,希望成为栋梁之材。 强因客土植,苦被秋风摧。 在异乡艰难地生长,又遭秋风吹打。 徒惭五十过,况经元二灾。 惭愧我已五十有余,还遭受了元二的灾难。 白发不可变,青阳忽已回。 时光易逝,无法改变。忽然间春光重现。 未忘药裹好,几见桃花开。 不忘家乡的亲人好友,也看到了桃花盛开。 残编掩黄石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此题考查鉴赏诗词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作答。 【答案】 译文: 在路途中日夜想着回家,已厌倦了水土不服的艰难。 前经过石门店,喜见西南山。 回忆我刚离开家乡时,恍若一眨眼三十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