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燮久不仕,身屈名四驰。
玄纁一旦至,举族更劝之。
安知修道者,出处亦有时。
慨然中途返,独守东冈陂。

【注释】

周燮:人名,此处为作者自称。久不仕:长期不做官。身屈:身体受到挫折。名四驰:声誉四扬。玄纁(xún):黑色有纹的丝织品。一日:一天。举族:全家。劝之:劝说他。安知:哪能知道。修道者:修养道德的人。出处:出仕与隐居。时:时机。慨然:感慨的样子。中途:中途返回。东冈陂: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南,是周代的一个地名。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当时诗人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到郴阳,作此诗以抒发感慨。全诗通过描写周燮一家遭遇,表达自己对人生出处的看法和体会。

首句“周燮久不仕”,点明诗人自况,说明自己长期没有入仕做官。“身屈名四驰”一句,写出了周燮被朝廷贬谪后,名声远扬,到处流传。这一句中“驰”字用得妙,既表明了“周”姓的声名大振,又表现了周氏一家的不幸遭遇。“玄纁一旦至,举族更劝之”,这是说朝廷突然传来消息,让周家人再次出来做官。“玄纁(xún)”是一种黑色的有花纹的丝织品,这里用来指代朝廷赐予的官职。“一举族”三字说明周家上下一心,一致同意出去做官。

次句“安知修道者,出处亦有时”,是诗人的议论。他认为修道之人,也有出世隐退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认为只有当权者才能出将入相。这一联,是全诗的关键所在。

第三句“慨然中途返”,承上“安知”,说明周燮在出仕之前曾经有过一番感慨,但最终决定中途折回,归隐田园。“慨然”二字写出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前途的忧虑,又有对现实的愤懑。

第四句“独守东冈陂”,是全诗的结尾,也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概括性评价。他虽然被贬到了郴州,但是并没有被彻底打垮,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继续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句中的“陂”(bēi),意为小水坑。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诗人的真情实感。同时,通过对周燮一家遭遇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