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荆扬士,结束赴幽州。
将军岂乐战,匈奴为我雠。
已通大月氏,更取乌珠留。
驱马白狼北,洗兵青海头。
归来饮高庙,庶雪平城羞。

【注释】

翩翩:轻盈貌。荆扬:荆州扬州,指东汉末至西晋时荆州、扬州一带的文人。结束:指参军。幽州:今北京地区。将军:指主将或领兵将领。岂:疑问代词,表示反问。乐战:喜欢打仗,这里指乐意为国征战。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为我雠(chóu):替我们报了仇。已通大月氏:已与大月氏(古国名,在今中亚地区)和好。更取乌珠留(liú):又夺取乌桓族的乌丸作为边患。乌珠,即乌丸,古地名,今内蒙古境内。驱马白狼北:驱马奔驰到北部边境。白狼,山名,在今辽宁境内。洗兵青海头:洗去兵器上沾染的血污,指消灭敌人。青海,今青海湖。高庙:对皇帝庙的尊称。《左传》文公十四年:“子服尽丧。既葬,平公使复命。朝,介之推不见,遂自焚于绵上。君子闻之曰:‘忠哉,犹有君也’。”庶:希望,但愿。平城:在今山西大同附近。羞:羞愧。

【赏析】

这是一首拟作的《出塞曲》,描写了一位士人从征讨匈奴归来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以及渴望和平的情感。全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翩翩”二字,用来形容士人的风度翩翩,如同飞禽一般轻盈自如。接着写他们奔赴前线出征,奔赴幽州,为国家而战。这里的“幽州”,指的是现在的北京地区,也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之一。

中间四句,则是描绘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场景。他们虽然不愿意打仗,但为了国家的利益,不得不挺身而出,与匈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经过一番激战,他们已经与大月氏和乌丸等民族结盟,共同抵御外患。同时,他们还驱马奔驰到北部边境,将敌人的势力彻底清除。

最后两句,是对将士们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为国家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汗水,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他们凯旋而归,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尊敬。这种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感,足以让他们忘记所有的辛劳和疲惫。

整首诗通过对士人出征的情景描绘,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之情。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在当今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首诗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